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首阳山

标题包含
首阳山
首阳山枕黄河水,上有两人曾饿死。 不同天下人为非,兄弟相看自为是。 遂令万古识君心,为臣贵义不贵身。 精灵长在白云里,应笑随时饱死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融(?-903年),字子华,唐朝末年诗人。他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和《全唐诗》等文献资料。 吴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首阳山依傍着黄河,曾有两人因坚守信仰而在此挨饿至死。 他们坚持与世人不同的原则,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应当坚定不移。 他们的精神流传千古,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观念。真正的贤良之臣看重的是道义而非个人利益。 他们的灵魂在白云中永生,这或许会让他们嘲笑那些只顾温饱的人。
去完善
释义
《首阳山》:首阳山是中国古代的一座名山,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此诗描述的是商朝末期伯夷、叔齐两兄弟的故事。伯夷、叔齐因拒绝周武王夺取殷商的天下而被视为“不食周粟”的代表人物,他们在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于首阳山。 注释: 1.首阳山:中国古代名山,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 2.黄河水:中国第二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流经9个省份。 3.饿死:指伯夷、叔齐在首阳山因拒绝食用周朝的粮食而死。 4.为非:指做不好的事情。这里指不道德的行为。 5.看作是:认为是对的。 6.万古:漫长的岁月。 7.识君心:了解你的想法。 8.为臣:指做臣子的。 9.贵义不贵身:以道义为重,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安全。 10.精灵:指神灵。 11.白云里:形容高尚的品质和精神境界。 12.笑:嘲笑。 13.随时:迎合潮流。 14.饱死人:肚子填得满满的庸人。
去完善
赏析
《首阳山》是一首描绘古代隐士伯夷、叔齐二人品质的诗词。首联“首阳山枕黄河水,上有两人曾饿死”以描绘景色开篇,点明地点和历史背景。在首阳山上,黄河之畔,有两人在此丧生,而他们的名字永垂不朽。 颔联“不同天下人为非,兄弟相看自为是”则体现了伯夷、叔齐二人的品质。他们坚守道义,不随波逐流,不因世人的过失而自责,坚决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颈联“遂令万古识君心,为臣贵义不贵身”表达了对伯夷、叔齐二人精神的赞美和敬仰。这种精神让他们名垂青史,为世人所敬仰。作为臣子,他们把道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尾联“精灵长在白云里,应笑随时饱死人”则以想象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意。伯夷、叔齐的英灵犹如屹立在白云之中,俯瞰着世人的挣扎与抉择,他们会嘲笑那些只求温饱而不顾道义的人。 整体而言,本诗通过对伯夷、叔齐在首阳山上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他们坚守道义、宁死不屈的精神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警示世人要珍视道义,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首阳山》是唐代诗人吴融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首阳山的雄伟壮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先,我们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期,经济、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对自然有着深厚的热爱和敬仰,他们以山水为寄托,抒发内心的情感。 其次,我们来看诗人吴融的人生经历。吴融是唐末五代时期的文人,他经历了唐朝的衰落和动荡,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体验。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我们从诗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首阳山》一诗中,诗人通过描绘首阳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