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忆敬亭山作

标题包含
忆敬亭山作
忽忆敬亭山,翠碧千万寻。 白云拂地弄晴影,黄猿啸晚清人心。 桃花流水三月深,柳絮披烟辞故林。 重楼复殿据山脚,像塑制度祠非淫。 晋时谢守曾赛雨,至今石上镌遗吟。 五言雅重参二典,琅琅一诵铿璆琳。 绿潭无底白玉沈,千载何人知此音。 李白骑鲸出沧海,回鞭曾宿岧嶤岑。 却泛虚舟弄溪月,紫霞之杯倾不歇。 醉来更约崔宗之,秋水玄谈清兴发。 数公逸驾何当还,怅望英风不可攀。 信道相看两不厌,古来只有敬亭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郭祥正(1035年-1113年),字功甫,一作功父,自号漳南浪士,又号漳南溪隐。北宋时期文人,祖籍西蜀,徙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 郭祥正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忽而忆起敬亭山,翠绿碧蓝千万般。 白云轻轻抚大地,阳光下的倩影舞动。 山中黄猿深夜叫,让人心神宁静。 三月桃花流水间,柳絮飘荡烟雾里告别故居。 层层宫殿立在山下,庙宇塑造并非奢靡。 东晋谢灵运曾在此对诗,石上犹有他的遗诗。 五言诗受到《诗经》和《尚书》的尊崇,朗读起来犹如珠玉之声。 清澈的潭水映照无底的玉璧,谁又能知道这千古佳音? 李白骑鲸游过海,也曾在这高山留下足迹。 挥鞭乘舟赏溪水月色,紫霞之酒杯始终满溢。 醉眼朦胧中邀约崔宗之,共同欣赏秋水中的深邃哲理。 期待众贤士再度归来,敬仰他们风采却无法企及。 相信敬亭山是彼此都看不厌的存在,从古至今只有它永恒不变。
去完善
释义
1. 忽忆敬亭山:忽,忽然;忆,回忆;敬亭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北郊,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 2. 翠碧千万寻:翠碧,指翠绿的颜色;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寸为一分,一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而一寻等于八尺。这里用来形容敬亭山的翠绿色的高度。 3. 白云拂地:白云,漂浮在天空中的云朵;拂地,轻轻掠过地面。 4. 黄猿啸晚:黄猿,黄色的猴子;啸晚,在傍晚时分发出啸声。 5. 桃花流水:桃花,春天的花朵,这里指代春天;流水,流动的河水。 6. 柳絮披烟:柳絮,柳树的种子;披烟,被烟雾笼罩。 7. 重楼复殿:重楼,多层建筑;复殿,多个殿堂。 8. 像塑制度:像塑,指塑像;制度,制定规则、制度。 9. 祠非淫:祠,祭祀的地方;非淫,非礼。这里是指对神的供奉要符合礼仪。 10. 晋时谢守曾赛雨:晋时,东晋时期;谢守,指东晋文学家谢灵运,曾任宣城太守;赛雨,指在雨中比赛。 11. 五言雅重参二典:五言,五言诗;雅重,高雅庄重;参二典,指参考《诗经》和《楚辞》这两部经典。 12. 琅琅一诵:琅琅,象声词,形容声音响亮;一诵,读一遍。 13. 铿璆琳:铿璆琳,形容声音优美动听。 14. 绿潭无底白玉沈:绿潭,绿色的湖泊;无底,没有底;白玉沈,白色的玉坠入水中。 15. 李白骑鲸出沧海:李白,唐朝著名诗人;骑鲸,指骑在鲸鱼上,这里是形容李白的才情出众;出沧海,从大海中出来。 16. 回鞭曾宿岧峣岑:回鞭,回头挥鞭;曾宿,曾经住宿;岧峣,高耸的样子;岑,小山。 17. 却泛虚舟弄溪月:却泛,指继续划船;虚舟,空船;弄溪月,欣赏溪流中的月亮。 18. 紫霞之杯倾不歇:紫霞,紫色的云彩;之杯,那个杯子;倾不歇,倾倒不止。 19. 醉来更约崔宗之:醉来,喝醉的时候;更约,再约;崔宗之,唐朝官员,与李白、杜甫等人交往密切。 20. 秋水玄谈:秋水,秋天的水;玄谈,谈论玄理。 21. 数公逸驾:数公,指几位贤能之人;逸驾,超尘脱俗的行为。 22. 怅望英风:怅望,惆怅地望向远方;英风,英雄的风范。 23. 信道相看两不厌:信道,信仰道教;相看,互相看;两不厌,都不会感到厌倦。 24. 古来只有敬亭山:古来,自古以来;只有,只有这一个。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怀古诗的佳作,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敬亭山的美丽景色,并借景抒发了对古人的怀念之情。 起句“忽忆敬亭山,翠碧千万寻”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面感十足,一下子将读者带到了那翠绿的敬亭山中。接下来的“白云拂地弄晴影,黄猿啸晚清人心”则进一步展现了敬亭山的生机与活力。 在描写完敬亭山的壮丽景观后,诗人又以“桃花流水三月深,柳絮披烟辞故林”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同时,这两句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让人感叹不已。 “重楼复殿据山脚,像塑制度祠非淫。晋时谢守曾赛雨,至今石上镌遗吟”则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古代名人的敬仰之情。紧接着的“五言雅重参二典,琅琅一诵铿璆琳”则突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李白骑鲸出沧海,回鞭曾宿岧嶤岑”描绘了李白当年在此处的情景,同时也传达出了自己对李白的怀念之情。而“却泛虚舟弄溪月,紫霞之杯倾不歇”则是想象李白当年的豪放生活。最后则以“醉来更约崔宗之,秋水玄谈清兴发”表达出与古人交流的愿望。 结尾处的“数公逸驾何当还,怅望英风不可攀。信道相看两不厌,古来只有敬亭山”则是对古人的缅怀和对敬亭山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敬亭山作》是宋代诗人郭祥正创作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87年,正值宋朝时期。在这一年里,郭祥正被任命为江西提举常平茶盐公事,负责管理当地的经济事务。这一时期,他游历了江南的许多名山大川,其中包括敬亭山。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宋朝正处于盛世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富裕。这一时期,诗歌文化也达到了繁荣的高峰,文人墨客们纷纷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郭祥正作为一位热爱山水、热爱生活的人,通过游览敬亭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从而写下了这首描绘敬亭山的美丽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