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裁衣曲

标题包含
裁衣曲
烧罢心香午夜阑,玉纤轻捻剪刀寒。 衣成恐不如郎意,独著灯前照影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镃(1278年-1347年),字国器,号竹洲,浙江义乌人。他是元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以诗、书、画三绝著称。 王镃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王应麟是南宋末年的进士,曾任礼部尚书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点燃心中的烛火直至深夜,细嫩的手指轻轻拿起寒冷的剪刀。衣服做好了恐怕不符合你的心意,独自一人站在灯光前照看自己的影子。
去完善
释义
1. 裁衣:裁剪衣服,指缝制衣物。 2. 曲:歌曲、诗体的一种。 3. 王镃:字岳生,号山梅,天台(今属浙江台州)人。明太祖朱元璋征召之。以《梅花百咏》受知于宋濂,并题其咏曰:“天台王岳生,能以梅花为百咏,乃命学士宋濂序之。” 4. 烧罢心香午夜阑:心香,指对神的敬仰;午夜,半夜,12点钟前后。阑,即夜深或夜尽。此句是说到了深夜,虔诚地敬完神。 5. 玉纤:形容女子手指的柔美。 6. 轻捻:轻轻地操作。 7. 剪刀寒:剪刀冰凉。 8. 衣成恐不如郎意:意思是新做的衣裳恐怕不符合郎君的心意。 9. 独著灯前照影看:独自点亮灯火,对着灯光审视自己的影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裁衣曲》以女主人公夜间裁剪新衣的情景为主线,透露出浓浓的爱意与温情。首句“烧罢心香午夜阑”描述了时间已是深夜,而女主人公在焚烧心香,体现了她对爱人的真挚情感。接下来“玉纤轻捻剪刀寒”描绘出她用娇嫩的手指轻轻地操作剪刀裁剪布料,剪子尖利却难抵她心中的爱意融融。“衣成恐不如郎意,独著灯前照影看。”是诗人巧妙地将女主人公的心声吐露出来:担心亲手制作的衣物不符合郎君的心意,独自一人面对灯火审视着衣物和自己的影子,体现出她的羞涩和期待。全诗通过对女主人公裁剪衣物过程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细腻的感情,令人感受到浓重的相思之情和对爱情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裁衣曲》是南宋诗人王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27年至1279年,即南宋时期。 在南宋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金兵南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王镃作为一位士人,对此深感痛心。他在临安(今杭州)任官期间,亲眼目睹了百姓的苦难生活,尤其是妇女们为了家庭生计而辛勤劳作的场景,令他感慨万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勤劳的妇女为丈夫缝制衣服的过程,表达了她对丈夫的关爱和家庭的忠诚。诗人通过对这位妇女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