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秋夕
潘鬓秋来已自伤,庾园时物更荒凉。
紫梨半熟连红树,碧藓初圆乱缥墙。
月露暗从孤桂滴,水风犹猎败荷香。
滑稽还喜鸱夷在,欲取临邛美酒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到来,我已经感受到了岁月的痕迹;在那遥远的地方,果园的景象更是让人感到荒凉。紫色的梨子还没有完全成熟,红红的果实挂在树上;绿色的苔藓刚刚长出,铺满了斑驳的墙壁。夜晚的露水悄然从孤独的桂树上滴落,微风吹过,带走了破碎的荷香。尽管岁月蹉跎,但还好有酒相伴,让我有了去品尝这杯来自遥远地方的佳酿的念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潘鬓:潘岳之鬓,泛指少年的头发,比喻青春时光。
2. 庾园:南北朝诗人庚信的园子,这里借指自己的园林。
3. 紫梨:一种紫色的梨子。
4. 碧藓:绿色的苔藓。
5. 缥墙:青白色的墙壁。
6. 月露:月光与露水。
7. 水风:水面上的风。
8. 滑稽:诙谐,善辩。
9. 鸱夷:古代用来盛酒的皮囊,这里指代酒。
10. 临邛美酒:产自四川省邛崃市的美酒,历史悠久,味道醇厚。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潘鬓秋来已自伤,庾园时物更荒凉”,以潘岳的白发和庾园的荒芜为背景,点明题目中的“小园秋夕”。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潘岳和庾园代指自己的年龄和现状,展示出时光流逝、人生沧桑之感。
颔联“紫梨半熟连红树,碧藓初圆乱缥墙”,通过描绘紫梨、红树、碧藓等景象,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景色。紫梨半熟,意味着果实即将成熟;红树则象征着秋天的到来;碧藓初圆,暗示着生命的勃发。而“乱缥墙”三字,则形象地勾勒出小园的轮廓,为下文的空间转换作了铺垫。
颈联“月露暗从孤桂滴,水风犹猎败荷香”,通过对月露、孤桂、水风和败荷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意境。月露暗从孤桂滴,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境;水风犹猎败荷香,则意味着尽管岁月更迭,但曾经的辉煌依然留下一丝痕迹。
尾联“滑稽还喜鸱夷在,欲取临邛美酒尝”,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之词。滑稽和鸱夷都是古代的酒器,象征着诗人的酒趣。诗人在这里表示,尽管生活中充满了艰辛,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渴望品尝美酒带来的欢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园秋夕》是北宋著名文人钱惟演的一首词。钱惟演作为两朝重臣,曾任翰林学士、平章事等要职,他的文采斐然,才华横溢,作品多表现其富贵闲适的生活和潇洒倜傥的风貌。这首《小园秋夕》正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以清雅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晚景。
公元985年左右,钱惟演正处于人生晚年阶段,他的家族地位显赫,自身也位高权重。尽管此时的他生活富足,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钱惟演开始关注个人的生命体验和生活感悟,通过诗词来表达内心的情愫和对生命的思考。
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文化繁荣的阶段,尤其是北宋的汴京(今开封)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市民阶层逐渐崛起,世俗化趋势明显。这种氛围为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们纷纷将自己的才情投入到诗词歌赋的创作中,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钱惟演身处这样的历史潮流之中,不仅受到了时代的熏陶,还深受家庭和友人的影响。他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自然景物和社会风俗,将个人情感融入诗词创作中,使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小园秋夕》便成为了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瑰宝,流传千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