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魏元明四月菊

标题包含
和魏元明四月菊
鹈鴂才鸣歇众芳,忽看佳菊变秋光。 江头雨涨梅同熟,陇上风清麦正黄。 莫待重阳拚一醉,不愁长夏自微凉。 篱根休遣儿曹见,又说梨花捧寿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鹈鴂刚刚停歇,各种鲜花竞相绽放,忽然发现美丽的菊花带来了秋天的气息。江边的雨水让梅花更加成熟,田埂上的微风让麦子金黄一片。不要等到重阳节时才去尽情畅饮,也不用担心漫长的夏天只有些许凉爽。篱笆根部不要让孩子们看见,又要开始谈论梨花的生日宴会了。
去完善
释义
1. 鹈鴂:鹈鴂是一种水鸟的名称,也称为鹈鹕。这里可能是指一种叫声很大,能给人们带来信息的水鸟。 2. 歇:休息,停止。 3. 众芳:各种各样的花朵。 4. 忽看:突然看到。 5. 佳菊:好的菊花。 6. 秋光:秋天的景色。 7. 江头:江边。 8. 雨涨:雨水上涨。 9. 梅同熟:梅花和其他的花朵一起成熟。 10. 陇上:田埂上。 11. 风清:风很清爽。 12. 麦正黄:麦子正是金黄色的时候。 13. 莫待:不要等待。 14.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15. 拚:不顾一切地,尽力。 16. 自微凉:自己感觉有些微凉。 17. 篱根:篱笆的根部。 18. 休遣:不要再派遣。 19. 儿曹:孩子们。 20. 又说梨花:又说起梨花的美丽。 21. 寿觞:祝寿的酒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题目中的“和魏元明”是作者对魏元明的尊重,表达了在魏元明的诗中看到的场景和自己的体验。诗篇的内容以时令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展示了四季的变换。 首联“鹈鴂才鸣歇众芳,忽看佳菊变秋光。”是说随着春天的结束,百花开败,诗人却惊喜地看到菊花为秋天增色添彩。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来临的喜悦之情。 颔联“江头雨涨梅同熟,陇上风清麦正黄。”描绘了江南地区雨季的景色,雨涨江潮,黄梅成熟,同时也描绘了田野里清风拂面、麦子金黄的景象。这两句诗把读者的视线从秋天的菊花引向江南地区的雨季和田野风光,扩展了诗歌的视野。 颈联“莫待重阳拚一醉,不愁长夏自微凉。”意味着诗人不再等到重阳节赏菊饮酒,而是现在就能享受到菊花带来的惬意。这里的“莫待”和“不愁”传达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 尾联“篱根休遣儿曹见,又说梨花捧寿觞。”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尽管菊花的美好被人们广泛认知,但诗人依然担心篱笆边的梨花会被人忽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魏元明四月菊》是宋朝诗人黄干的一首描绘菊花主题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4年,即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在这个时期,黄干已经辞去了地方官职,回到了故乡福建福州,开始了他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 在宋代,菊花被视为高洁、独立的象征,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以菊花为题材进行创作。黄干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魏元明的敬意和对菊花的赞美之情。他通过对四月份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态度的坚守和人生观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