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中秋夜洞庭圆月

标题包含
中秋夜洞庭圆月
素月闲秋景,骚人泛洞庭。 沧波正澄霁,凉叶未飘零。 练彩凝葭菼,霜容静杳冥。 晓栖河畔鹤,宵映渚边萤。 圆彩含珠魄,微颷发桂馨。 谁怜采苹客,此夜宿孤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月光如银的秋天美景中,文人墨客在湖面畅游。 碧绿的湖水平静如镜,秋叶还未开始凋零。 苇草修长如画,霜露使得景色显得格外宁静而深远。 白天栖息在河边的仙鹤,夜晚则是水边萤火虫的闪耀时刻。 圆满的月亮如明珠般亮丽,微风带来桂花的香气。 谁会关心那采苹的小舟呢?此刻它正独自停留在水边的沙洲上。
去完善
释义
素月:指明亮的月光。 闲:悠闲,闲暇。 骚人:诗人,多指愁苦不乐的诗人。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 沧波:即波涛,此处形容湖面宽广平静。 澄霁:晴朗无云的天空。 凉叶:秋天的树叶。 练彩:指水面平静如镜面反射出的月亮倒影。 葭菼:一种类似芦苇的植物,这里用来描绘平静的湖面。 霜容:秋天霜降后的景色。 杳冥:昏暗的样子,这里形容月光下的夜景。 晓:黎明,清晨。 河畔:河岸两边。 霄:夜晚,星空。 渚边:水中小块陆地。 圆彩:指明月。 含珠魄:月亮的光芒如同珍珠般美丽。 微飚:轻微的风。 发桂馨:散发出桂花的香气。 采苹客:采集萍果的人,这里是诗人自喻。 孤汀:孤单的小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洞庭湖上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境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月亮、湖波、葭菼、霜容、鹤和萤火虫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中,而是表现出了一种孤独和思乡的惆怅。这种情感在诗的最后两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谁怜采苹客,此夜宿孤汀”,诗人以一个漂泊在外的采苹客自喻,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中秋夜洞庭圆月》为唐代诗人姚合作品。此诗创作于唐元和时期(公元806-820年),其时正值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新时代——“贞观之治”的尾声,国家昌盛、经济繁荣,文化兴盛,诗歌艺术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在个人经历方面,姚合曾先后任监察御史、礼部郎中等职,但受到过一些排挤和打压,他未能获得朝廷的重用。但这一时期的历练使他对社会矛盾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民众疾苦有了更真切的感受,这也成为他创作这首诗的重要动力。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一方面由于政治上的种种原因,许多文人志士报国无门;另一方面,从安史之乱开始,由于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走向民间,关心民众的苦难,书写百姓的生活。这样的时代特点也成为姚合创作这首诗的社会背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