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汴柳半枯因悲柳中隐

标题包含
汴柳半枯因悲柳中隐
行人莫叹前朝树,已占河堤几百春。 惆怅题诗柳中隐,柳衰犹在自无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司空图(837年-908年),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唐朝末年著名诗人、诗论家。 司空图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是唐玄宗时期的文部尚书,父亲也是朝廷官员。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汴:古代地名,指汴州(今河南开封一带)。 2. 河堤:河岸的堤坝,这里指汴河边。 3. 前朝:过去的朝代,这里指唐朝。 4. 题诗:写诗。 5. 柳中隐:以柳树为象征的隐士。 6. 柳衰:柳树凋零。 7. 无身:没有实体存在,即死去或消失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汴柳半枯因悲柳中隐》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汴柳半枯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柳中隐的悲伤与同情。 首句“行人莫叹前朝树”,点明了诗的主题,让读者感受到汴柳所承载的历史厚重感。接下来的一句“已占河堤几百春”,则强调了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尽管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仍然屹立在河堤之上,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诗的后两句“惆怅题诗柳中隐,柳衰犹在自无身”,则是对柳中隐命运的感慨。柳中隐是唐代的一位隐士,他在汴柳下隐居,留下了许多诗篇。然而,当他去世之后,汴柳依然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这位隐士的故事。这种情景让人不禁感到悲伤,同时也体现了生命的无常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汴柳半枯因悲柳中隐》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一首咏史诗。这首古诗创作于公元846年,此时正值唐朝晚期,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司空图作为当时一位杰出的文人,对社会的动荡和民生的疾苦深感忧虑。 在这一年里,司空图经历了人生的重要阶段。他因不满朝政的黑暗而辞官回乡,开始隐居生活。这期间,他曾多次出游,沿途所见皆为战乱后的萧条景象,不禁感慨万分。 同时期,唐朝已经步入晚唐时期,政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使得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使得像司空图这样的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因此,他在诗中通过描绘汴河边柳树半枯的景象,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