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牛头山
马首多经历,牛头到未尝。
平川成岌嶪,诸刹寄微茫。
像设尊千古,香灯走四方。
来陪僧粥饭,此愿几时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马首已经有过多次经历,而牛头却尚未尝试过。
宽阔的原野显得高峻,各处的寺庙则显得微弱不清。
圣贤的画像已传承千年,香烟与灯火向四周传播。
来到此地陪伴僧侣们的斋饭,这个愿望何时能实现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马首多经历:指骑马经常去很多地方。
2. 牛头:代指牛头山。
3. 平川成岌嶪:形容牛头山的高大。岌嶪,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
4. 诸刹:指许多古寺。刹,佛教的寺庙。
5. 像设:指佛像。
6. 尊千古:尊重千秋万代。
7. 香灯:指佛教中点燃的香烛。
8. 走四方:指和尚云游四方。
9. 僧粥饭:指和尚的食物。
10. 此愿几时偿:指什么时候才能实现陪着僧人吃粥饭的愿望。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马首”和“牛头”开篇,展现出其行走江湖、游览山水的经历。接着描绘出登高望远所见之景:平坦的川原变成高山峻岭,众多寺庙若隐若现,显示出天地辽阔。接下来通过对佛像和香灯的细节描写,凸显寺庙的庄严肃穆与静谧氛围。诗人在末句表达了陪伴僧人共进斋饭的愿望,体现他对禅林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对生活场景的刻画,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牛头山》是南宋诗人李流谦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之间。
李流谦生活的时期,正值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熏陶,才华横溢。然而,由于政局不稳,科举制度受到严重影响,李流谦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显著成就,曾任官职卑微。这使得他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产生了不满和愤懑之情。
在此背景下,李流谦选择离开官场,回到家乡金华,过着隐居生活。他寄情山水,游历名川,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作品。这首《上牛头山》便是其中之一。在这首诗中,李流谦通过对牛头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其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归隐田园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