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叔和章自言及再娶之事用元韵戏答之
寤寐闲思畴昔事,来往于怀日凡几。
伯鸾不可无孟光,岂为青眉并玉齿。
阿咸今与我不同,蛩蛩得草鱼得水。
流苏帐暖双杯行,春近梅粧香更清。
试唱刘郎竹枝曲,道是无晴还有晴。
长夜老夫方独坐,手把楞伽对灯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闲暇时回忆过去的往事,心中所想日夜不停。
东汉梁鸿因有贤妻孟光而自得,而非因为美貌与才情。
如今的我与别人不同,就像海鸟找到了自己如鱼得水的地方。
华丽的床帐下我们举杯共饮,春天的临近使得梅妆更加清新宜人。
试着演唱刘禹锡的《竹枝词》,其中情感似有还无。
深夜中我独自坐着,手中握着佛经在灯火前静思。
去完善
释义
1. 寤寐:醒着或睡着的时候;不分昼夜地。
2. 畴昔:以前,从前。
3. 伯鸾:即梁鸿,东汉时人,字伯鸾。孟光为其妻,以举案齐眉的典故著称。
4. 阿咸:指自己的侄子,这里可能指的是秀叔。
5. 蛩蛩:古骏马名。
6. 鱼水:常用以形容夫妻谐合如鱼水。
7. 流苏帐:带有下垂丝络的帷帐。
8. 双杯行:代指饮酒。
9. 刘郎:刘禹锡。
10. 楞伽:佛经中的山名,在此指佛经。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再婚题材的诗词。王炎在此诗意欲表达自己的观点:再婚并非不可能,但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并不容易。就像伯鸾与孟光那样琴瑟和鸣、相得益彰的夫妻般的关系。而阿咸(作者的朋友)与我相比则有所区别,他觅得良缘如鱼得水一般幸福。“试唱刘郎竹枝曲”暗指作者借用民歌的俚语,道出婚姻之事,既像是晴天,又像是阴雨难测。"长夜老夫方独坐,手把楞伽对灯火"则表明诗人思考此事的心情犹如夜间独处,审视内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炎的这首《秀叔和章自言及再娶之事用元韵戏答之》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年代已经无从考据。当时社会动荡,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诗人在这一特殊时期以诗文为武器,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王炎在当时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他胸怀壮志却未能如愿以偿。在诗人晚年时期,因为战乱频发,诗人生活困苦,使得他的心态更加深沉。然而即便生活如此艰辛,王炎仍然坚持创作诗歌,以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批判。
这首诗歌题目中的“秀叔”是诗人的一位好友,这首诗是王炎在得知秀叔将要再婚时,以一种诙谐、调侃的方式写给秀叔的,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秀叔生活的关切。而在这种轻松的语调下,实际上蕴含了诗人对战乱时期的反思和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