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寒夜遣怀一首

标题包含
寒夜遣怀一首
强醉重云欲散盐,三更飞霰忽惊帘。 大呼何与痴人事,此意多应俗士嫌。 出户仰看天漫漫,持杯愁作夜厌厌。 消除心事都无处,下尽中军三百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俱(1078年-1144年),字致道,号北山,浙江衢州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 程俱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哲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强劲的酒力仿佛使厚重的乌云渐渐散去,宛如盐粒般的雪花在三更时分突然飘落在窗帘上,让人惊讶不已。 大声呼喊又与那些痴迷世俗之事有何关系呢?这种心情通常会被世俗之人所嫌弃。 走出户外仰望天空,感觉漫天无际;手持酒杯忧愁满怀,夜晚漫长令人厌倦。 心中的忧虑无法消除,无处安放,只能像阵前将士求签问卜,寻求心灵的慰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强醉:勉力使自己沉醉。 2. 重云:浓重的云层。 3. 盐:此处比喻云。 4. 三更: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三更为夜间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5. 飞霰:飘雪。 6. 大呼:大声呼喊。 7. 何与:关联;有关。 8. 痴事:蠢事。 9. 此意:这种想法或心情。 10. 多应:大概应该。 11. 俗士:平庸之人。 12. 厌厌:即“恹恹”,精神不振的样子。 13. 消除:消除、排除。 14. 心事:心中所想之事。 15. 无处:没有地方。 16. 下尽:用尽。 17. 中军:指主帅所在之处。 18. 三百籖:抽签筒里的三百根签,这里比喻多次尝试、经历。
去完善
赏析
诗人程俱的这首《寒夜遣怀一首》描绘了冬夜中的一幕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首句“强醉重云欲散盐”描述了诗人在严寒的夜晚借酒消愁,试图驱散心中的忧虑。紧接着的“三更飞霰忽惊帘”则表现了夜半时分突然降临的大雪,仿佛在提醒诗人生活中的种种烦恼是无法轻易逃避的。接下来的“大呼何与痴人事,此意多应俗士嫌”,表明了诗人对世俗之人不理解他心中苦闷的感叹。“出户仰看天漫漫,持杯愁作夜厌厌”则揭示了诗人在冬夜里独酌愁思的心境。结尾的“消除心事都无处,下尽中军三百籖”则流露出诗人无法排解心中烦恼的无奈之情,只能求助于占卜来寻求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充分展示了诗人程俱的才情和风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夜遣怀一首》是北宋诗人程俱在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所创作的五言律诗。这个时期正是王安石新法改革失败后的余波时期,政治环境复杂且多变。 程俱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勤奋好学,博通经史,关心民生,颇有志于国家治理。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主张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以振兴国家。然而,由于保守派的反对和改革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新法最终宣告失败。 当时朝廷内部党争激烈,新旧两派势力矛盾激化。程俱身处其中,深感忧虑。他在《寒夜遣怀一首》中表达了在这个特殊时期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通过对冬日夜晚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仍然坚定地相信,只要保持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未来总会有希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