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神农冢在茶陵舜冢在道途中行人指似焉

标题包含
神农冢在茶陵舜冢在道途中行人指似焉
康乐神农冢,苍梧大舜邱。 望望千许里,表表万斯秋。 御祝书名谨,皇家祀典优。 行人相指似,若或见松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丰(1036-1107),字幼度,号知稼翁,江西南丰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之弟。 曾丰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历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康乐神农之墓,苍梧有舜之陵。 遥望千里之外,矗立万古千秋。 皇家书册严谨记录,祭祀典礼尊贵隆重。 路人相互指点,仿佛见到了家族的根脉。
去完善
释义
1. 神农:中国远古的农业神。2. 茶陵:今湖南茶陵县一带。3. 舜冢:舜帝陵墓所在地,一说在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另一说在浙江绍兴会稽山。4. 道途:道路。5. 表表:突出貌。6. 斯:这个。7. 御祝:皇帝对功臣的褒奖言辞。8. 皇家祀典:朝廷对先贤的祭祀仪式。9. 若或:如果,表示委婉语气。10. 松楸:墓地上的松树与楸树,这里代指坟墓。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神农冢在茶陵舜冢在道途中行人指似焉》中,诗人曾丰以恬淡的笔触描绘了神农和大舜的墓冢。开篇两句“康乐神农冢,苍梧大舜邱”,展现了这两位古代先贤安息之地。接下来的“望望千许里,表表万斯秋”则是对其崇高地位的赞美。诗中的“御祝书名谨,皇家祀典优”更是强调了国家对他们的尊重和敬仰。最后“行人相指似,若或见松楸”则以寻常百姓的话语收束全篇,使得整首诗亲切而自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神农冢在茶陵舜冢在道途中行人指似焉》是南宋诗人曾丰的作品。据诗题所述,此诗描述了曾丰在旅途中遇到的神农、舜的陵墓。诗人在描绘这两座陵墓时,采用了虚拟手法,想象自己置身于两座陵墓之间,仿佛见到了远古的神农和舜。 首先,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1279年。此时正值宋室南渡,中原文化逐渐南移,诗词作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主要载体,在这段时间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 其次,关于作者曾丰。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曾任福建汀州府通判、江西赣州府知府等职。他在职期间,关心民生,兴修水利,以政绩显著而著称。然而,在南渡之际,他被迫离开家乡,背井离乡,因此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最后,关于时代背景。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转移的时期。北方金国的侵略使得中原地区的百姓流离失所,大量士人南下避难,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此外,宋朝的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如茶陵等地成为了重要的产茶区,这也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综上所述,曾丰在旅途中发现了神农、舜的陵墓,并在诗中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