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峰
湖外层峰泻危瀑,天际阴阴长寒木。
南北行人望莫穷,秋云一片横幽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湖泊外侧的山峰上倾泻着险峻的瀑布,天边的景色显得阴暗且寒冷。
在南北方向行走的旅人们无法看到尽头,秋天的一片云朵横亘在深幽的山谷之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湖外:这里指浙江金华的南湖,又称义乌江,因为诗人在此地区生活过,故以“湖外”称呼。
2. 白马峰:具体所指待考,疑为金华境内的某山峰。
3. 层峰:形容山峰叠嶂。
4. 危瀑:险峻的瀑布。
5. 天际:天边,天空与地平线相接的地方。
6. 阴阴:阴暗的样子。
7. 长寒木:寒冷的树木繁茂生长。
8. 望莫穷:形容远方的景物看起来无边无际,无法穷尽。
9. 秋云:秋天的云朵。
10. 横幽谷:在幽深的山谷中漂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沉的山水画卷。首句“湖外层峰泻危瀑”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瀑布从高耸的山峰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紧接着,诗人通过“天际阴阴长寒木”这一静态的景物描绘,传达了秋天的肃杀之气和自然界的生命力。
在诗的第二联,诗人运用了想象的手法,使南北行人在广袤的天空之下显得渺小,将读者带入了画面之中。最后一句“秋云一片横幽谷”则以云彩这一自然景观作为象征,深化了主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马峰》是五代时期高僧释延寿的一首题咏诗。这首诗描绘了白马峰的壮美景色和诗人的高洁情操,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在创作这首诗时,释延寿正处于五代十国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释延寿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游历四方,参访名师,最终在白马峰修行。这段人生际遇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他更加珍惜宁静的生活和自然的恩赐。在白马峰的修行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同时也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珍贵。
在五代十国时期,社会政治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释延寿依然能够保持一颗清净之心,关注自然与人文的美好,这充分展示了他的智慧和胸怀。通过对白马峰的描绘,他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生活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