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谷
昔从东莱吕太史,秋夜共住明招山。
正见谷中孤月出,倒影挼碎长林间。
凭师记此无尽意,满扫一方相并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东莱:古郡名,位于今山东省东部一带;吕太史:指宋代著名文学家吕祖谦,曾任太常博士,此处用官职称呼他。
2. 明招山:位于浙江温州市泰顺县境内,因吕祖谦曾在此讲学而著名。
3. 谷中孤月:指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时的景象。
4. 倒影挼碎:指月亮的倒影被拉长、破碎的样子。
5. 满扫一方:指将地面上的尘土扫干净。
去完善
赏析
《月谷》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明月之景。首句“昔从东莱吕太史”提到吕太史(即吕祖谦),这是为了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当晚所处的环境。次句“秋夜共住明招山”则为诗人在讲述一个具体的时间地点,为整首诗奠定了氛围基础。
紧接着的第三句“正见谷中孤月出”开始描绘自然景象。此处表达的是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时的瞬间印象,而“孤月出”既展示了夜景的孤寂,也强调了月光本身所散发出的美感。第四句“倒影挼碎长林间”则通过对月光下树林的描述,呈现出一种动静结合的意境。
五、六两句“凭师记此无尽意,满扫一方相并闲”则在回顾这次赏月的体验,试图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淡淡的闲暇和深深的共鸣。这里的“无尽意”意味着这种美好体验无法用言语完全传达出来,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领会。总的来说,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展现出他那独特的审美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月谷》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叶适的一首词。此词作于公元1167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金兵入侵、南北对峙等,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文人墨客的创作心态。
叶适作为一位富有政治抱负的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他在仕途中屡遭挫折,曾三次科举不第,后又因参与政治斗争而被罢官。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思考,也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月谷》一词中,叶适通过描绘月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这首词也反映出当时南宋文人在面对国家和民族危亡时的忧虑和无奈。因此,我们在欣赏《月谷》时,既要关注词人的个人遭遇,还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才能真正理解这首词所要传达的深刻内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