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灵惠公庙

标题包含
灵惠公庙
台殿崇崇冠冢颠,行人跪起白云边。山河霸业三千里,歌舞灵衣五百年。铁马威神通异域,衮龙书命降中天。偃王遗种班班在,好乞韩碑记邈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汪藻(1079年-1154年),字彦章,号浮溪居士,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南宋文学家、政治家。 汪藻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及第,历任州县官职。后...查看更多
温雅
去完善

译文
这座宫殿高耸入云,雄踞山顶之上;行人在山巅虔诚膜拜,云雾缭绕身边。这片土地曾拥有三千里的江山霸业,五百年间歌舞升平。英勇的铁骑威震边疆,皇家文书从天而降。这些遗迹诉说着当年诸侯的风采,多么渴望有一篇韩愈式的丰碑,记载下这永恒的传说。
温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台殿崇崇冠冢颠:台殿,指高大宏伟的建筑物;崇崇,形容高大宏伟的样子;冠,覆盖;冢,坟墓;颠,顶部。此句描绘了灵惠公庙的高大建筑覆盖在山顶的景象。 2. 行人跪起白云边:行人,路过的人;跪起,表示尊敬的动作;白云边,指山顶。此句描绘了路过的人们在山顶向灵惠公庙行跪拜礼的场景。 3. 山河霸业三千里:山河,指国家的疆土;霸业,指伟大的事业。此句赞颂了灵惠公庙所在地的壮丽山河和三千里的广阔疆土。 4. 歌舞灵衣五百年:歌舞,指欢乐的景象;灵衣,指神灵的衣物;五百年,指漫长的岁月。此句描述了五百年间灵惠公庙的美好景象和历史变迁。 5. 铁马威神通异域:铁马,指强大的军队;威神通异域,指威名远扬到异国他乡。此句赞美了灵惠公庙所在地的英勇事迹和强大实力。 6. 衮龙书命降中天:衮龙,指皇帝的龙袍;书命,指皇帝的命令;降中天,指从天降临。此句描绘了皇帝下达命令时庄严神圣的氛围。 7. 偃王遗种班班在:偃王,指春秋时期的偃国国君;遗种,指后代;班班,指众多。此句表示偃王的子孙后代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8. 好乞韩碑记邈绵:好乞,希望得到;韩碑,指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碑文;记邈绵,记录久远的历史。此句表达了希望能够有优秀的文人墨客为灵惠公庙写下悠久历史的愿望。
温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灵惠公庙的诗,诗中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灵惠公庙的巍峨壮观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首先,诗人用“台殿崇崇冠冢颠”来形容灵惠公庙的高大威严,展现出其作为历史遗迹的庄严氛围。接着,“行人跪起白云边”一句,通过对行人的描绘,进一步强调出灵惠公庙的神圣地位,让人们对其充满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山河霸业三千里,歌舞灵衣五百年”,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灵惠公庙悠久历史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灵惠公庙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然后,“铁马威神通异域,衮龙书命降中天”这两句,描绘出了灵惠公庙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国界,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信仰中心。最后,“偃王遗种班班在,好乞韩碑记邈绵”一句,诗人以希望韩愈能为灵惠公庙立碑来记载其千年传奇的经历,表达了对灵惠公庙的深深敬仰。 这首诗通过对灵惠公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感慨与赞美。
温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灵惠公庙》是宋代著名文人汪藻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即宋徽宗、宋钦宗在位期间(1100-1126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宋徽宗统治下的北宋朝廷政治腐败,外患频繁。金国对北宋的侵略导致了许多北方领土的丧失,同时也使北宋朝政陷入混乱。这一时期,民间疾苦、士人忧虑成了文人士大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汪藻作为当时的文人领袖之一,深受时代的影响,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背景。 在《灵惠公庙》这首词中,汪藻以庙宇为载体,表达了对民间信仰的敬意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词中的“神旗磊落山河壮,庙貌威灵草木秋”等句,既表达了汪藻对庙宇的神圣之感的敬仰,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危难的忧虑之情。 总的来说,《灵惠公庙》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危机与挑战的时代,汪藻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知识分子,通过这首词传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民间信仰的尊重。
温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