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
众花摇落正无憀,脉脉芳丛契后凋。舒卷绿苞临小槛,
桃叶近来消息绝,见君长忆渡江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许多花朵纷纷飘零,让人心生惆怅;而在这片繁茂的花丛中,却有一种花在寒冬中依然绽放。这种花朵在绿色的花苞中舒展开来,倚着小花坛。正如现在已无从得知的桃叶般的信息传递,我看到这花儿便会回想起当年您渡船来到我身边的情景。
去完善
释义
1. 木兰:植物名,又称木莲、辛夷,属于木兰科。
2. 唐彦谦:唐朝诗人。
3. 众花摇落:指其他的花朵凋谢。
4. 无憀:无聊、无所依托。
5. 脉脉:深情的样子。
6. 芳丛:芳香的花丛。
7. 契后凋:度过艰难时期后的相互扶持。
8. 舒卷绿苞:指木兰花开时花苞舒展。
9. 小槛:小的栏杆。
10. 桃叶:指的是桃叶渡,位于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
11. 渡江桡:从江这边到江那边,此处借指渡过江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花木兰为主题,描绘了她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首句“众花摇落正无憀”描述了花朵凋零的情景,象征着人生道路的艰难曲折;第二句“脉脉芳丛契后凋”则传达出生命的顽强与韧性,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生机。接下来的“舒卷绿苞临小槛”进一步表现了花木兰花蕾的成长过程,预示着她将要绽放的美丽与勇气。最后两句“桃叶近来消息绝,见君长忆渡江桡”表达了诗人对花木兰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着她的英勇事迹将永远流传于世。整首诗歌情感深沉,意境优美,令人感慨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木兰》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即公元8世纪左右。这一时期,唐王朝经过初期的繁荣后逐渐走向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而诗的作者唐彦谦(?-894),他本名殷英发,晚年隐居在南阳的白岩山,因自号“白岩山人”。他少年时立志从军,但未能如愿,成年后一度游宦四方,做过县尉一类小官。
由于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唐彦谦的诗歌常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和对朝廷腐败无能的愤慨。这首《木兰》诗,通过描绘花木兰替父从军的英勇事迹,反映出诗人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外,这首诗歌还展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和限制,揭示了当时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