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
不鬬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争艳不抢红,自在晴空下如雪般纷飞。
百花常叹风之无情,唯有柳絮独爱风起时飘逸潇洒。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吴融:唐朝诗人。
2. 杨花:即柳絮,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随风飘扬。
3. 不鬬穠华不占红:不争艳于艳丽的花朵,也不染上一抹红色。
4. 晴野:晴朗的原野。
5. 雪蒙蒙:形容柳絮漫天飞舞的景象。
6. 百花长恨风吹落:百花常感叹被风吹落而凋谢。
7. 唯有杨花独爱风:只有杨花随风起舞,享受着春风的吹拂。
去完善
赏析
《杨花》的创作者吴融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不鬬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的画面,读者可以感知到杨花谦逊内敛的气质。诗人又借“百花长恨风吹落”表达了其他花朵难以抵御风雨摧残的无奈,但紧接着的“唯有杨花独爱风”一句展示了杨花的独特之处——它能借助风力传播种子,适应环境。这首诗既反映了杨花的特性,也启示人们要有独立坚韧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杨花》是唐代诗人吴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末时期,此时的中国政治动荡、战乱频繁。诗人吴融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杨花,即柳絮,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短暂。在这首诗中,吴融以杨花为引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诗人用“怪”字表达了世事无常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
在唐末时期,由于社会矛盾激化,战争不断,百姓生活困苦。吴融作为一名文人士大夫,对这些现象深感痛心。然而,面对时代的巨变,他又能做些什么呢?这首《杨花》正是他在这个特定历史时期下的心境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