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小队旌旗,又催送、元戎领客。
政十顷、荷香微度,草烟横碧。
杨柳参差新合翠,水天上下俱齐色。
傍野桥、容与绕重湖,严城侧。
花作阵,舟为宅。
敲羯鼓,鸣羌笛。
渐夜凉风进,酒杯无力。
遥想汉中鸡肋地,未应万里回金勒。
看便随、飞诏下南州,朝京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队伍军旗飘扬,元帅即将带领客人离开。荷香在十顷的水面微微飘过,绿色的草烟弥漫在水边。杨柳参差交错,新绿的叶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沿途经过野桥,围绕着重重湖泊行进,靠近城市边缘。花朵形成阵列,船作为栖息之地。敲击羯鼓,吹奏羌笛。夜晚来临,凉风吹来,酒力不支。想到远在南中的汉中,不应在这里徘徊不前。待时机成熟,随着皇帝的诏令南下,进京朝见。
去完善
释义
1. 小队:指军队的编制单位,此指军队出行。
2. 元戎:统帅。
3. 十顷:指广阔的田地。
4. 荷香:荷花的香气。
5. 微度:轻微地飘散。
6. 杨柳:柳树的一种,这里代指春天景象。
7. 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
8. 水天:水面和天空相接的景象。
9. 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
10. 花作阵:指春天的花朵盛开如战斗的阵型。
11. 舟为宅:将船只作为居住的场所。
12. 羯鼓:一种源自西域的打击乐器。
13. 羌笛:古代西北少数民族使用的横吹乐器。
14. 夜凉:夜晚气温降低。
15. 无力:形容酒量不足。
16. 汉中:中国陕西省南部地区。
17. 鸡肋:比喻无多大意义的细小事物。
18. 金勒:马勒上的金属装饰,这里代指马匹。
19. 看便随:表示马上跟随。
20. 飞诏:紧急的诏令。
21. 南州:南方地区。
22. 朝京国:朝见皇帝的国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表达的是作者在送行场合中所见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思绪。从首句“小队旌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临别时的场景,而作者以“元戎领客”来形容将去之人,暗示其地位不俗。接下来,通过描绘“荷香微度,草烟横碧”的景象,表达了夏日的氛围以及离别之人的沉重心情。
在景色描写中,词人以“杨柳参差新合翠,水天上下俱齐色”来展现大自然的美景,衬托出离别时的气氛。然后,通过“傍野桥、容与绕重湖,严城侧”的描述,表达了离别的地点和环境,使整个画面更加具体和生动。
接下来,词人对离别场景中的声音进行了描绘,如“敲羯鼓,鸣羌笛”,这些都是为了营造出一种别离的氛围。同时,“夜凉风进,酒杯无力”则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在送别过程中的感受,既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惋惜,又传达出自己的无奈。
在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想象将去的友人在汉中的生活,进一步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以“鸡肋地”来形容汉中,反映出作者认为那里并非友人的理想之地,因此不应该远离家乡。然而,考虑到友人肩负使命,作者还是希望他能够早日完成任务,回归故乡。
最后,通过“飞诏下南州,朝京国”这一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的祝愿和对国家安定和平的期待。整首词以抒情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声音、感受等方面的描述,成功地展现了离别时的心情,令人感叹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江红》是南宋诗人黄人杰的一首豪放派词作。此词约创作于公元1140年左右,正值金军南侵时期。
黄人杰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却不幸落第。在壮志未酬的情况下,他投身抗金事业,期望能够为国效力。然而,在南宋朝廷的腐败和金军的强大压力下,黄人杰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首《满江红》正是他在这一时期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重要作品。
此时,南宋正面临严重的外患内忧。北方领土大片沦丧,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尽管有许多英勇的将领和忠臣义士,但南宋政权却无法团结内部力量,共同抵抗侵略者。黄人杰作为一位热血志士,对此深感痛心和愤怒。
在这首《满江红》中,黄人杰以激昂慷慨的语言,表达了对自己未能上阵杀敌、报国之志无法施展的遗憾。同时,他还抒发了对金军铁蹄下的民众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南宋腐朽政权的强烈批判。这种情感贯穿全词,使整首词充满了悲壮的气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