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风

标题包含
西风
一处西风一处愁,又逢鸣雁在沧洲。 芙蓉不分秋萧索,鬭拆繁红满树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浙江乐清人。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 翁卷是南宋中叶“永嘉四灵”(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之一,与“前四灵”(贾岛、姚合、李频、周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他的诗风清丽婉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西方的风带来了一丝哀愁的感觉,又遇到了南飞的鸣雁停在湖边。这里的“又逢鸣雁在沧洲”是指诗人再次听到大雁在南飞时的叫声,同时也是指秋天的到来。 接下来的诗句中,“芙蓉不分秋萧索”是说荷花在这个季节里并没有凋谢,依旧盛开,因此与周围萧条的环境形成了对比。而“鬪拆繁红满树头”则描绘了树上繁花盛开的美景,其中“鬪拆”是比喻花朵开放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1. 西风:西方吹来的风,这里常用来表示秋天的景象。 2. 愁:忧虑,这里是诗人触景生情,表达对季节变换的感慨之情。 3. 又逢:再次遇见。 4. 鸣雁:飞翔的大雁,常作为秋天南飞的意象。 5. 沧洲:滨海的地方,这里指代江南水乡。 6. 芙蓉:即荷花,这里用作借代手法,代指秋天。 7. 分:辨别,区分。 8. 秋萧索:秋天的萧条景象。 9. 闘拆:开花。 10. 繁红:繁盛的花朵,这里指代秋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翁卷的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篇。诗中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秋风与愁绪结合,形象地表达了秋天的哀愁之情。同时,诗人以鸣雁、芙蓉等物象作为点缀,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更加丰富多彩。最后两句“芙蓉不分秋萧索,鬭拆繁红满树头”更是写出了秋天里,芙蓉花不畏萧条的气象,竞相开放,使整个秋天的景象更加生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风》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的古诗,出自南宋诗人翁卷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世纪,也就是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翁卷创作这首《西风》诗的时候,南宋正处于金人的侵略之下,国家局势紧张,民生疾苦严重。在这个背景下,翁卷作为一个文人,对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苦难有着深刻的关注。他的许多诗篇都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翁卷本人也是一位颇有才情的文人,他曾在科举考试中落第,未能步入仕途。这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疾苦,并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社会的忧虑之情。在这首《西风》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风吹过大地时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愁和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