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霜
欲识为诗苦,秋霜若在心。
神清方耿耿,气肃觉沈沈。
皓素中方委,严凝得更深。
依稀轻夕渚,髣髴在寒林。
思劲凄孤韵,声酸激冷吟。
还如饮冰士,励节望知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要想了解作诗的苦涩,就好比秋天的霜露一样萦绕于心。
心态清净才能思绪清晰,精神严肃才能感知到深沉。
晶莹洁白的冰雪中,我们更能体会到严寒的深沉。
依稀可见那夜晚的小洲,仿佛又在寒冷的树林之中。
那些悲凉的孤寂之韵,声音辛酸激励着冰冷的诗歌。
就像是在冰天雪地里喝酒的人,磨练自己的节气,期待着能遇到知己。
去完善
释义
《心怀霜》:这是一首描述诗人创作时的苦心与精神世界的古诗。
注释:
1. 姚合:唐朝著名诗人。
2. 欲识为诗苦,秋霜若在心:这两句表示要理解诗人写诗的辛苦,就像秋天的霜在心中一样。
3. 神清方耿耿,气肃觉沈沈:这两句表示诗人精神状态清爽时才能集中精神,气息严肃时能感觉到深沉的情感。
4. 皓素中方委,严凝得更深:这两句表示在纯净的世界中才能完全投入,严格的凝炼更能加深情感的深度。
5. 依稀轻夕渚,髣髴在寒林:这两句表示仿佛能看到轻轻的夕阳照射在水边的景象,以及在寒冷的树林中的景象。
6. 思劲凄孤韵,声酸激冷吟:这两句表示思念坚强而孤独,声音辛酸而激扬。
7. 还如饮冰士,励节望知音:这两句表示像饮冰的人一样忍受艰苦,用激励的方式寻求知音。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艰辛创作的诗词。从题目“心怀霜”可以看出,本诗以秋天的霜为背景,展现诗人创作过程中的精神境界和感受。诗句中以“秋霜若在心”来比喻诗人在写作时的专注与艰辛,表达出诗人凝神聚力、心无旁鹜的状态。同时,“神清方耿耿,气肃觉沈沈”表现了诗人因思路清晰而激情四溢的心境。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将自然景象中的"皓素中方委,严凝得更深"以及“依稀轻夕渚,髣髴在寒林”描绘得栩栩如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的敏锐把握。“思劲凄孤韵,声酸激冷吟”则传达出诗人呕心沥血地抒发情感时所表现出的孤独与坚强。结尾两句“还如饮冰士,励节望知音”则以“饮冰士”自比,寄托了诗人期待得到理解、欣赏的期望,体现出文人墨客的高尚情操和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心怀霜》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16年,姚合当时已经年近半百,经历了宦海浮沉和人生沧桑。
在这个时期,唐朝已经进入晚唐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繁、民生疾苦。作为官员的姚合,在亲身经历过宦海沉浮后,对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描绘了民间生活的艰辛困苦,表现了百姓在饥寒交迫中的顽强生存意志。
同时,姚合还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中常常体现出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姚合的这首《心怀霜》以风霜严寒比喻人生的艰难困苦,表达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切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