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偶成
堕甑谁能顾,虚舟进所如。
无涯身世事,有味圣贤书。
发短犹禁栉,园荒可废锄。
莱衣幸无恙,何必问其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谁会在乎摔破的瓦罐呢,就像空船顺着水波自然前进。
生活中的琐事无边无际,但圣贤书却趣味盎然。
头发短了也需要梳理,菜园荒芜也得停止耕作。
只要衣服还好好的,其他的事情又有什么关系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堕甑:指周文王因用餐时甑坠地而不再进食,表示自己遭遇亡国之痛无法进食。比喻国亡之痛。
2. 虚舟:空船,这里指个人淡泊名利的心态。
3. 无涯:没有边际,形容无边无际的身世和事业。
4. 有味:指感到有趣或有价值。
5. 圣贤书: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如《论语》等。
6. 发短:头发短少,指年老。
7. 栉:梳头,这里指整理仪容。
8. 园荒:花园荒废,指生活环境破败。
9. 莱衣:破旧的衣服,这里指简朴的生活。
10. 余:剩余的事物,这里指其他事情。
去完善
赏析
《夜坐偶成》是一首表达作者身处困境却依然坚守信仰、保持乐观的诗。诗中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的豁达态度和对生活的热情。
首联“堕甑谁能顾,虚舟进所如”描述了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其中“堕甑”指不小心打破瓦器,意味着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而“虚舟”则寓意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波折。作者暗示即使遭遇困境,也要勇往直前,听从内心的指引。
颔联“无涯身世事,有味圣贤书”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对知识的渴望。他认为人生漫长且充满变数,然而圣贤之书却永远散发着智慧的光芒,能给人以启发和指导。这里表现了诗人以读书为乐,在学问中寻找人生的价值。
颈联“发短犹禁栉,园荒可废锄”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尽管年华老去,头发稀疏,但他依然珍惜生命,坚持梳理;虽然家园荒废,但诗人并不放弃耕耘与种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会坚守信念,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
尾联“莱衣幸无恙,何必问其余”表明了诗人的豁达心态。只要家人安康,其它的事情都可以放下,不必过于忧虑。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反映出他的乐观精神和坦然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坐偶成》是南宋诗人孙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正值南宋时期。在当时,国家分裂、战乱频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这个特殊时期,孙介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他的人生际遇也颇有些波折,曾经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但他始终坚守信念,关注民生,以笔为剑,抒发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
在诗中,孙介通过描绘夜空中明月高悬的情景,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借月抒怀,希望世人能够感受到他的忧虑之情,共同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反映了孙介作为一名文人士大夫的责任与担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