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
落日矫乌云,疾风豗白浪。
雨声西南来,势剧万马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夕阳驱赶乌云,狂风撼动白浪。
从西南方向传来雨声,气势如奔腾万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落日矫乌云:指夕阳透过云层散发出灿烂的光芒。矫,表示矫正、改变;这里形容云被夕阳染成金黄色。
2. 疾风豗白浪:疾风指狂风;豗意为碰撞、激荡;白浪表示波浪的颜色。整句描述大风与海浪相互撞击的情景。
3. 西南:指东南沿海一带。在古代,西南通常指南方。
4. 势剧万马壮:剧表示强烈;万马形容数量众多;壮表示雄壮、威武。此句用以形容大雨磅礴的气势如同万马奔腾。
去完善
赏析
《雨后》孙介这首诗描绘了磅礴大雨后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大自然的气势和生命力。首句“落日矫乌云”以落日、乌云的形象渲染了昏暗的氛围,预示了风雨欲来的趋势。第二句“疾风豗白浪”则将风的猛烈与水的激荡相结合,形象地刻画了风雨中的激越。而接下来的“雨声西南来,势剧万马壮”则进一步强调了雨势的浩大,仿佛有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风雨的力量和生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后》是南宋诗人孙介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
当时正值宋朝南渡之后,金兵不断侵扰南方边境,导致民生疾苦。孙介在战乱时期,远离政治纷争,隐居于江南一带,诗歌多描述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和悠闲生活,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在这段时间里,虽然身处乱世,但孙介通过诗人的独特视角,发现自然界的美好,将江南水乡的美景和宁静的生活跃然纸上。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逃避现实、追求理想的心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