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僧道隆惠老融水墨一纸
破林霜后月,烟景夜微茫。
妙寄笔墨外,静涵山水光。
古融韵可想,老隆意所将。
惭我无琼琚,报以永不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穿过林间,像是破冰而出;夜晚的景色在烟雾中显得微弱而模糊。优美的意境超越笔墨所能描绘,静静地涵括了山水的光辉。古老的韵律可以想象得到,老练的艺术构思也将引领情感的方向。愧于我没有珍贵的宝石作为回报,但我对你永远铭记在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破林:指林木稀疏的地方。
2. 霜后月:指秋天的月光。
3. 烟景:指景色朦胧如烟雾。
4. 微茫:指模糊不清的样子。
5. 妙寄:巧妙地将情感寄托于。
6. 笔墨外:指绘画的技巧和韵味。
7. 静涵:安静地包含。
8. 山水光:山水的光辉。
9. 古融:指古代的画家融会画意。
10. 老隆:指诗人孙介的好友道隆和尚。
11. 琼琚:这里比喻珍贵的礼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的是诗人对一幅水墨画的感慨和欣赏。前两句描绘了画作的背景——寒冷的秋天,月亮照在破败的树林上,烟雾弥漫的夜晚显得有些微弱模糊。接下来两句赞颂了画家的技艺:画家通过笔墨巧妙地传达了自然的景象和山水的光辉。后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画家的敬意以及自己没有礼物可以回馈的歉意。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深厚的审美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画面的美感和诗人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名为《答僧道隆惠老融水墨一纸》,是宋代著名诗人孙介所作。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的宋代,正值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段,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很大,推动了诗歌创作的繁荣。
在那个时候,孙介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曾担任过官职,但最终选择了隐逸生活,这一人生选择深受当时士大夫群体的影响,他们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在苏轼、黄庭坚等前辈的影响下,孙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风格,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成为宋代文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另一方面,宋代佛教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特别是禅宗的发展更为显著,高僧辈出,禅师语录受到世人的重视。这首诗就是孙介与僧人交流的见证,也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与佛家文化的深厚渊源。因此,在这首诗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理想和智慧的诗人,他以独特的笔触记录下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