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元鼎风雨斋
张侯好兄弟,韡韡棠棣芳。
筑室听风雨,书史堆满床。
床前竹千挺,竹外花两行。
举头见青山,秀色临我傍。
客来具鸡黍,亦复陈壶觞。
坐与尘土隔,淡然风味长。
我久倦行役,万里归故乡。
相过饭三日,笑语成清狂。
百年几别离,两鬓各已苍。
此会苦难复,此欢不可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张先生是我的好兄弟,他就像盛开的棠棣花一样美丽。
我们一起在筑好的房子里读书,聆听着窗外的风雨声。房间里满是诗书和历史著作。
窗外有一片竹林,竹子挺拔直立,再往外还有一排花丛。抬头就能看到那青翠的山峦,美景就在我们身旁。
当有客人来访时,我们会准备美味的鸡肉和米饭,也会拿出酒壶一起品尝。我们沉浸在美酒佳肴之中,远离世俗的烦扰,享受清淡的生活趣味。
我已经厌倦了长久的跋涉,如今终于回到了万里之外的故乡。每日与张先生相聚共餐,谈笑风生,尽享清净岁月。
人生总有离别,时光荏苒,我们都已经两鬓苍苍。这次欢聚的时光难以再现,但这份欢乐永远铭记在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张元鼎:古人名字,此处是主语。
2. 风雨斋:书中为“风雨”,表房屋名称。
3. 韡韡:繁盛的样子。
4. 棠棣芳:比喻兄弟情深。
5. 书史:书籍和史书。
6. 挺:量词,用于计量竹子。
7. 花两行:表示一排的花儿。
8. 鸡黍:指做家常菜招待客人。
9. 壶觞:酒器,这里代指喝酒。
10. 尘土隔:表示不受世俗纷扰的地方。
11. 行役:因公务或私事出行在外。
12. 难复:难以再次实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朋友张元鼎的“风雨斋”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诗人赞美了张元鼎的人品和他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与朋友相聚的欣喜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质朴的情感,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友情和宁静的生活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嘉靖年间,孙介曾遭遇风雨大作的夜晚,看着雨水拍打在门窗上,那声线让人心颤。回忆又想起自己的生平境遇,不禁生出一丝忧郁,笔尖在纸上挥毫:“一朝风雨过,山河万里春。”诗人此刻的心境,或许是想表达只要挺过艰难的时光,就必定能迎来美好的时光。而其中的“张元鼎风雨斋”也耐人寻味,也许是寄托了孙介对友人张元鼎的深深祝愿,希望他能和自己一样,经风雨而见彩虹,历尽艰辛终究迎来美好时光。 嘉靖朝间(1522-1566),孙介生平的跌宕曲折,使他深刻体会到风雨中的坚守与坚韧。时局动荡,民生疾苦,倭寇入侵等问题交织呈现,孙介作为有社会担当的文人,关注着民生,笔耕不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