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牵牛花

标题包含
牵牛花
露气浮风入短篱,蔓延高下复参差。 轻清不作妖红艳,漠漠秋阴分外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露水伴着微风飘到矮篱上,扩散开来形成高低不平的形状。它并不显得妖娆艳丽,在秋季的阴郁中却显得更加宜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牵牛花:一种草本植物,叶片心脏形,叶柄常三裂。夏秋开花,花似喇叭,有蓝、红、紫等多种颜色,也有白色。晨开午闭。蔓生茎细长,可以攀援他物向上生长。 2. 露气浮风:露水与微风的交融。 3. 短篱:矮墙,这里的篱笆是为了限制牵牛花的生长范围。 4. 蔓延:指牵牛花的枝条不断延伸攀爬。 5. 高下:高低,这里形容牵牛花在短篱上的位置变化。 6. 复:又,表示重复或再次出现。 7. 参差:不齐,这里用来描绘牵牛花在短篱上错落有致的样子。 8. 轻清:轻盈清秀,形容牵牛花的形态特点。 9. 妖红艳:艳丽浓艳的花朵,这里与“轻清”相对,表示牵牛花并非艳丽型的花卉。 10. 漠漠:广阔无边的样子,形容秋天的景色。 11. 秋阴:秋天的阴天,此处借指秋天的氛围。 12. 分外:特别,尤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牵牛花图。首先,诗人通过“露气浮风”来描述清晨的湿润空气和轻柔的风,营造了静谧的氛围。然后,以“短篱”为背景,展现牵牛花的蔓生特性,以及它那高低不一、错落有致的姿态。接着,诗人通过“轻清不作妖红艳”,表达了牵牛花不同于其他花朵的独特美感——淡雅素净。最后,以“漠漠秋阴分外宜”来描绘秋天里,牵牛花在柔和的阴影中更加适宜生长的场景。全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牵牛花的美丽景象,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牵牛花》是南宋诗人韩淲的一首描绘牵牛花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7年前后,正值南宋中期。在这段时间里,韩淲生活在浙江一带,曾任地方官职,后因战乱而辞官,过着隐逸的生活。 在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金、南宋对峙的历史阶段。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士人选择了归隐田园,以求心灵的安宁。韩淲也不例外,他在辞官后,寄情山水,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景物的诗篇。 《牵牛花》这首诗通过对牵牛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韩淲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牵牛花比作一位美丽的女子,展现了牵牛花的美丽和高贵气质。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自己对生活态度的感悟:无论生活中的困境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去追求美好的事物。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