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晴观孔雀
异雀逢人正美观,一鸣晴日傍栏干。
昂头未展云霄翼,掉尾先摇锦绣盘。
危坐我方诗兴切,薄寒谁伴酒肠宽。
世间最是羁怀恶,犹得亭花著意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罕见的小鸟惹人喜爱,晴天时在栏杆旁啼鸣不已。它高昂着头颅,尚未展翅冲天,却已扭动着尾巴,摇摆着美丽的羽毛。我正襟危坐,诗兴浓烈,在这微寒的天气里,有谁陪着我共享美酒佳肴呢?生活中最让人牵肠挂肚的烦恼,莫过于关注着亭子里花朵的绽放。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异雀:指孔雀。
2. 鸣:鸟叫,此处特指孔雀开屏时发出的叫声。
3. 傍栏干:靠近栏杆。傍,靠近;栏干,即栏杆。
4. 昂头:抬头。昂,抬起。
5. 云霄翼:指孔雀的翅膀,此处寓意孔雀展翅飞翔。
6. 掉尾:摆动尾巴。掉,摆动;尾,孔雀的尾巴。
7. 锦绣盘:形容孔雀羽毛华丽,犹如锦绣一般。
8. 危坐:端坐。危,端正;坐,跪坐。
9. 薄寒:微寒,指天气微凉。薄,轻微;寒,寒冷。
10. 酒肠宽:酒量好。宽,广大,这里指酒量大。
11. 羁怀:束缚的心境,此处指诗人对世事的忧虑之情。羁,束缚;怀,心情。
12. 亭花:即亭中之花,此处指孔雀羽毛上的花纹。亭,亭子;花,花朵。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午晴观孔雀》中,诗人袁说友通过对孔雀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晴朗天气里观察孔雀的感受。诗歌开篇便提到“异雀逢人正美观”,意为这只孔雀给人的观感是如此美好,令人为之赞叹。紧接着,诗人描述了孔雀在阳光明媚的日子中,昂首挺立在一旁的栏杆上,似乎要展示其美丽的羽毛和优雅的姿态。在这里,诗人使用了“昂头未展云霄翼,掉尾先摇锦绣盘”来形容孔雀的形态,既表达了孔雀渴望飞翔于云霄间的壮志,又展现了其华丽尾巴如锦绣般的风采。
接下来的诗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危坐我方诗兴切,薄寒谁伴酒肠宽”的诗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观察孔雀时的情绪波动。他感慨自己在如此美妙的景象面前,激动不已,心生诗意,而身边的人却无人陪伴他共享这份喜悦。这里的“危坐”指的是端坐静思,“诗兴切”则是形容诗人的创作欲望极其强烈;而“薄寒”一词则是比喻与他人的距离感,借此表达对知音难觅的无奈之情。
最后两句诗“世间最是羁怀恶,犹得亭花著意看”,则是对这种心情的进一步升华。诗人认为,人世间最令人烦恼的是无法摆脱心中的羁绊,而这种束缚也让他更加珍视眼前所见的美丽事物,如亭子中的鲜花。这两句诗词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力。整首诗借由对孔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人生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午晴观孔雀》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袁说友所作,创作时间为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
在这期间,中国正处于战乱与和平交织的历史阶段。南方的南宋政权相对安定,而北方则被金国占领,战乱不断。这种时代背景使得许多文人和知识分子把注意力投向了文学和艺术领域,以此抒发情感、寄托理想。袁说友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官员,也在此时写下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
在个人层面,袁说友一生宦游南北,经历了繁华与困厄。他既有任地方官时的亲民体验,又有京官生涯中的政治磨砺。这样的经历使他对民间生活有着深切的理解和关爱,同时也让他对官场纷争有着清醒的认识。这种复杂的人生经历反映在他的诗作中,既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午晴观孔雀》正是这样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作品。诗人通过对孔雀羽毛色彩的描绘,借物寓意,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