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同舍上郎中 其二
能赋人人说颍川,谁知妙诀已亲传。
词场屡草干将句,掷地金声震九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颍川":地名,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地区,是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陈寔、荀彧等人的故乡,这里用以指代人才辈出的地方。
2. "妙诀":指写作诗词的诀窍或巧妙的手法。
3. "亲传":亲自传授。
4. "词场":指文学领域。
5. "草":书写、撰写。
6. "干将":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宝剑,这里用来形容优秀的诗句。
7. "掷地金声":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好,字句如金子般掷地有声。
去完善
赏析
《代同舍上郎中 其二》是一首赞颂诗人才能和功业的诗作。首句“能赋人人说颍川”,以颍川(古地名,位于今河南境内)代指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表达出诗人具有卓越的诗歌创作能力。次句“谁知妙诀已亲传”,则强调诗人所取得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名师的传授和自己的勤奋努力。
接下来两句“词场屡草干将句,掷地金声震九天”,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中的非凡表现。干将句比喻才情横溢的诗句,掷地金声表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力量。这两句诗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凭借其横溢的才华和对诗歌的深刻理解,创作出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构,这些作品如同金石般掷地有声,震撼人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代同舍上郎中 其二》是北宋诗人许应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960-1127年),具体年代已不可考。在这段时间里,北宋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诗人们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
许应龙在当时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文人,他的诗歌才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他在官场上的生涯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谪。这首诗就是在他被贬期间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失意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诗人的笔下,他描绘了故乡的山水美景,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不满,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使这首诗成为了北宋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