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那些人不知道腐烂的老鼠竟成了美味,还妄自猜测像鹓雏这样的高洁之士会羡慕他们,真是无休无止。

去完善
释义
腐鼠:比喻庸俗低劣的事物;鹓雏: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洁之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迢递高城”和“绿杨汀洲”的景象铺陈,营造出一种空旷辽远的氛围,奠定了全诗沉郁顿挫的基调。前两联通过引用贾谊和王粲的典故,将个人的失意与历史人物的命运相呼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感伤。
第三联“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既是对自己人生理想的总结,也是矛盾心理的体现。一方面向往归隐江湖的自由生活,另一方面又不甘心放弃改造社会的宏大抱负,这种挣扎使得诗句充满张力。
最后一联运用庄子《秋水》中的寓言,辛辣讽刺了那些追逐功名利禄之人。诗人以鹓雏自比,表明自己不屑于世俗权势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深切感慨。整首诗融写景、用典、抒情于一体,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远悠长,充分展现了李商隐诗歌的艺术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李商隐年方二十六岁。彼时他初入仕途,在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任职。安定城即泾州,诗人登上高耸的城楼,极目远眺,面对壮阔的山河景象,不禁感慨万千。少年得志却仕途坎坷的他,联想到历史上怀才不遇的贾谊和王粲,内心激荡起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诗中既有对功名的向往,又流露出对归隐江湖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苦闷。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