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洞庭题咏十一首 水月院

标题包含
洞庭题咏十一首 水月院
奏邸成遗恨,沧浪足胜游。 一篇水月记,照彻五湖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阮,字南卿,号义丰,又号无功居士。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和学者,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王阮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曾参加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奏疏写完仍遗留遗憾,乘舟于湖中足以品味美景。 这篇描写月光的文章,照亮了秋天的整个湖泊。
去完善
释义
《洞庭题咏十一首 水月院》 王阮 1. 奏邸:古代向朝廷呈递文书的驿站。这里可能指代某一个地点或者事件。 2. 遗恨:未能弥补的遗憾。 3. 沧浪:形容江水浩渺的样子。这里可能是指长江或湘江等地域名称。 4. 一篇水月记:指的是一篇文章或者诗词作品,描述了水和月的景象。 5. 五湖:泛指江南水域,即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和巢湖。这里也可能与“五湖烟景”的意象有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洞庭湖为题,表达了诗人王阮对于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美好风光的赞赏。首先,诗中提到“奏邸成遗恨”,暗示了诗人对国家时事的关注和忧国忧民的心情。接着,诗人又以“沧浪足胜游”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而“一篇水月记,照彻五湖秋”则是对水月院的赞美,通过描绘水月院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美好境界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深沉的忧思,又有豁达的胸襟,展现了一位有责任感和审美情趣的诗人的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洞庭题咏十一首 水月院》出自南宋诗人王阮之手。诗人在洞庭湖边的寺庙“水月院”留下了这十一首诗,表达了其独特的见解和感慨。 在公元1127-1279年间的南宋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宋朝北方的疆土被金国占领,而南方则形成了南宋朝廷。此时,中原百姓饱受战争之苦,而文人墨客也在寻求内心的安宁与寄托。 王阮在此背景下,以水月院的景致为灵感,描绘出一幅宁静、安详的画面。他对历史沧桑有着深刻的洞察,同时也对现实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尽管他的生活充满曲折,但他始终坚守着对于道义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时期,与作者王阮相关的人生际遇主要是他在动乱时期的漂泊生涯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则包括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以及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等。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王阮的诗歌创作,使其作品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