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新昌留别一首

标题包含
新昌留别一首
奉命诛求下户贫,抗章恳白上官嗔。 与其重歛毒千室,宁以深文中一身。 吏务循良邦有頼,士虽贫贱气宜伸。 空烟亭下桃花水,好送扁舟欲去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阮,字南卿,号义丰,又号无功居士。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和学者,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王阮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曾参加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奉命诛求:指受到上级命令对下户进行征收赋税。诛求,强制征收财物;奉命,执行上级的命令。 2. 抗章恳白:向上级呈上表章,恳切地说明实情。抗章,呈上表章;恳白,恳切地说出。 3. 上官嗔:指对上级生气发怒的状况。上官,上级官员;嗔,生气发怒。 4. 重歛毒千室:指过度征收赋税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痛苦。重歛,过度征收;毒,使受苦;千室,许多家庭。 5. 宁以深文中一身:宁愿因为直言劝谏而受罚,也不让百姓受苦。宁,宁愿;以,因;深文,法律条文;中,中招;一身,自己。 6. 吏务循良:指官员应当尽职尽责,遵守法纪。吏务,官员的职责;循良,遵循法律,行为端正。 7. 邦有頼:指国家依赖官员的尽职尽责来维持稳定。邦,国家;有頼,有所依赖。 8. 士虽贫贱气宜伸:指读书人虽然贫穷低微,但应有自己的志气和尊严。士,读书人;虽,虽然;贫贱,贫穷低微;气宜伸,应该保持志气和尊严。 9. 空烟亭下桃花水:指新昌附近的空烟亭旁边的桃花盛开的美景。空烟亭,地名;桃花水,形容桃花盛开的景象。 10. 好送扁舟欲去人:指美景送别即将离去的朋友。好送,好好送别;扁舟,小船;欲去人,即将离去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阮在奉命征收赋税时,面对贫穷百姓所发出的感慨。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官僚腐败的批判。 首联描述了作者奉命向穷困的下户征收赋税,却由于上峰施压而不得不违背良心行事。“诛求”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而“抗章恳白上官嗔”则表现了作者在道德与权力之间的挣扎。 颔联通过对重税和自身受罚的对比,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与其重歛毒千室,宁以深文中一身”表明了作者宁愿自己受到处罚,也不愿加重人民的负担。这种为民请命的精神在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颈联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清明的期望。他认为,只有官员恪守职责,国家才能安定。同时,他也鼓励知识分子要有气节,不要因为贫困而放弃原则。 尾联通过描绘空烟亭下的桃花流水,为即将离去的友人送行。这一景象象征着作者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昌留别一首》是南宋诗人王阮的一首离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渡之后,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建立,金兵南下,国土沦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王阮作为南宋文人,以诗词歌赋为武器,抒发家国情怀。他在南渡后的生活可谓充满波折。一方面,他因战乱被迫离开故乡,漂泊异乡;另一方面,他坚守道义,积极参与抗金活动,力求收复失地。然而,南宋朝廷昏庸无能,重用奸佞,致使抗金事业屡屡受挫。这让王阮深感痛心疾首,故而写下这首《新昌留别一首》,表达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涉及当时的历史背景。金兵入侵后,南宋政权偏安江南,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逐渐崛起,成为繁荣富饶之地。然而,这也导致南宋朝廷日益奢侈腐化,官场腐败严重,政治黑暗。王阮身为文人雅士,无法忍受这种世态炎凉,故而在作品中表现出对时局的关切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