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广文季允得崔西清荐诗来用韵
古人轻国重一士,士皆大吕黄钟器。
道于天运主消长,身为民生管荣悴。
五羊老僊用心古,清不受尘如止水。
一肩直欲荷斯文,两眼从前识英伟。
欢然得士如得金,甚矣爱贤犹爱己。
高山流水甫点头,急电惊雷即烧尾。
天南天西各一握,未见名流早倾意。
声光蔚起摩日月,气类相求如鉴燧。
春风娅姹吹笔端,毛嫱西施无粉腻。
咄哉婢子磨青铜,双颊晞红欠才思。
珊瑚琢钩珠结网,锦署玉堂相望咫。
崔群美庄居第一,推毂好言良有味。
乐莫乐乎遇合新,忧莫忧乎轇轕始。
拄撑大厦必众木,扶植太平须善类。
君不见黄河以北函关东,无数赤子号悲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人们重视知识分子,认为他们是社会的栋梁。
他们注重道德修养,关心人民的生计和国家的发展。
五羊城的老仙人颇有古风,犹如清澈的水不会受到尘埃的影响。
他一直致力于传承文化,并且善于发现人才。
他对待人才如同对待珍贵的金子,珍爱贤能如同爱护自己。
一旦发现优秀的人才,他会热情地接纳,如同高山流水般宽广胸怀。
无论距离远近,他都愿意与他们交往,尊重并支持他们。
在这些人中,有的是声望卓著,有的是前途无量。
他们的才华和品德相互映照,如同明月与星光。
他们就像春天的花朵,充满活力和希望,不需要粉黛装饰。
而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则像青铜镜子,苍白无力。
他们需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才能,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们应当如同珊瑚和珍珠般美丽,创造美好的未来。
人啊,最快乐的事情就是遇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最大的忧虑莫过于陷入困境无法摆脱。
要支撑起这个世界,我们需要众多的树木,而要扶持国家的太平,则需要善良的人们。
你们可曾看到,在河南函谷关以东,无数的百姓正痛苦地呼号着。
去完善
释义
1. 古人轻国重一士:“国”指国家,“士”指读书人。意思是古代的人看重读书人胜过看重国家。
2. 大吕黄钟器:比喻品德高尚的读书人。大吕和黄钟都是古代的音乐器。
3. 道于天运主消长:“道”指道理,“天运”指自然法则。这句话是说,世间的道理取决于自然法则的变化。
4. 身为民生管荣悴:“身”指个人,“民生”指百姓的生活。这句话是说,个人的命运与百姓的生计息息相关。
5. 五羊老僊用心古:“五羊”指广州,“老僊”是对年长者的尊称。这句是说广州的一位长者用心古朴。
6. 清不受尘如止水:形容心性清净,不受世俗污染。
7. 一肩直欲荷斯文:“荷”承担的意思,“斯文”指文化。这是说这位长者一心想要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8. 高山流水甫点头:比喻得到贤能之士的认可。
9. 急电惊雷即烧尾:比喻有才能的人迅速脱颖而出。
10. 天南天西各一握:形容全国各地都有优秀的人才。
11. 未见名流早倾意:表示对人才的重视和欣赏。
12. 声光蔚起摩日月:形容这些人才声名显赫,光芒四射。
13. 春风娅姹吹笔端:比喻文采飞扬。
14. 毛嫱西施无粉腻:比喻作品清新脱俗,不沾染世俗之气。
15. 咄哉婢子磨青铜:批评那些才能不足却试图模仿圣贤的人。
16. 双颊晞红欠才思:形容这些人面红耳赤,因为缺乏才学而羞愧。
17. 珊瑚琢钩珠结网:比喻建立人际关系网络。
18. 锦署玉堂相望咫:形容官府的繁华景象。
19. 崔群美庄居第一:称赞崔群的美德。
20. 乐莫乐乎遇合新,忧莫忧乎轇轕始:表达对新的人际关系和事业的期待。
21. 拄撑大厦必众木,扶植太平须善类:强调需要众多的人才共同支撑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22. 黄河以北函关东:指中国的北方地区。
23. 无数赤子号悲风:形容北方地区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文人精神与品质的诗篇。诗人洪咨夔以古人轻视国家而重视文人的态度开篇,强调士人应具有高尚的品质和才能。他认为士人是社会的主心骨,他们的行为关系到社会的繁荣与衰败。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一位被称为“五羊老僊”的文人形象,赞美他清心寡欲、品性高洁的品质。这位文人一生致力于传承文化,善于发现英才,对待人才如同珍宝。诗中还表达了这位文人乐于助人、关爱贤达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与英才之间的深厚情谊。
在诗篇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文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与提携。他以高山流水、急电惊雷等自然景象来形容文人之间的才华共鸣,并表达了对文人相互关心、共同努力的期许。诗人还描述了不同地域文人的互动与交流,以及对彼此才华的认可。他还通过比喻,表现出了文人之间共同追求的目标和理想。
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期望。他希望文人能够携手共进,支撑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他也关注到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担忧民众的疾苦。诗人呼吁文人发挥自身作用,关注民生,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首诗既赞美了文人的精神品质,又展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是一首充满力量和温度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程广文季允得崔西清荐诗来用韵》是南宋诗人洪咨夔的作品。创作时间为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正值南宋中期,此时政治腐败、外患严重,但学术氛围仍然浓厚。
在这段时间里,洪咨夔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早年游学四方,广泛结交文人墨客,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直到45岁才考中进士。此后,他在朝为官,曾任监察御史等职,对时政弊端进行了尖锐的抨击,但因政见不合而遭受排挤。在宦海沉浮多年后,洪咨夔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生活。
在洪咨夔所处的时代,南宋文学发展迅速,尤其是诗歌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富有哲理和人生哲理。在这首诗中,洪咨夔通过赞美程广文的诗歌才华,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问的尊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