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胜胜令

标题包含
胜胜令
梅风吹粉,柳影摇金。 渐看春意入芳林。 波明草嫩,据征鞍,晚烟沈。 向野馆、愁绪怎禁。 过了烧灯,醉别院,阻同寻。 琐窗还是冷瑶琴。 灯花灺也,拥春寒,掩闲衾。 念翠屏、应倚夜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勋(1098年-1174年),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将领、政治家。 曹勋出身于将门世家,他的父亲曹利用曾任北宋名将,官至枢密使。曹勋年轻时即从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梅风轻吹,花瓣飘散;柳树投影,阳光照耀如黄金。 春天的气息逐渐渗入这片树林。波光粼粼,草地清新,大家纷纷停下马匹,欣赏这美景。 晚风轻拂,烟雾弥漫。 来到乡野的小屋,我忧愁的心难以抵挡这份氛围。夜晚的灯火已然消逝,我们在这别院里欢庆,然后分别,各自寻找不同的路。 房间窗户紧闭,冰冷如玉的琴瑟静静放置。灯光闪烁,略带寒意,我盖上被子,独自陷入沉思。 想象着她此刻应该靠在翡翠屏风旁,夜色已深。
去完善
释义
1. "梅风吹粉":指梅花被春风吹拂,片片花瓣飘落。“粉”这里指的是梅花的花瓣。 2. "柳影摇金":形容柳树在阳光下摇曳生姿,金色阳光照在柳树上如同闪烁的金子。 3. "渐看春意入芳林":逐渐看到春天的气息进入繁花盛开的树林中。 4. "波明草嫩":形容河面上的水波明亮,草地上的小草鲜嫩。 5. "据征鞍,晚烟沈":跨上远行的马鞍,看着傍晚的烟雾渐渐消失。“据”表示跨坐;“征鞍”指远行的马鞍;“沈”意为沉,这里可以理解为烟雾消散。 6. "向野馆、愁绪怎禁":面对野外的小馆,心中的忧愁无法抑制。 7. "过了烧灯":度过了燃灯的节日,这里的烧灯一般指元宵节。 8. "醉别院":醉酒告别小院。 9. "琐窗还是冷瑶琴":小窗户旁依然冷冷清清,瑶琴摆放在那里。 10. "灯花灺也":灯芯燃烧后的灰烬。 11. "拥春寒":感受着春天的寒冷。 12. "掩闲衾":盖上闲置的被子。 13. "念翠屏、应倚夜深":想念那翠绿的画屏,它应该是在深夜中被倚靠。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表达诗人思绪的词作。上阕通过“梅风吹粉,柳影摇金”的描绘,展示出春天的气息渐渐浸染了芳林。波光粼粼的湖水与嫩绿的草地交相辉映,诗人骑着马儿漫游其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然而傍晚时分,烟雾弥漫,让诗人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下阕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春日美景时难以排遣的愁绪。烧灯、醉别等场景,既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又显现出他的惆怅之情。最后诗人独自在室内抚琴,陪伴他的只有昏暗的灯光和寒冷的夜晚,想念着远方的翠屏山,诗人只能在深夜里默默思念。整首词展现了春天景色的美好以及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胜胜令》是南宋诗人曹勋所作的宋词,创作于公元1165年。这一年是宋金和议后的第一年,也是南宋孝宗皇帝的即位之年。在这时期,南宋虽然在与金国的战争中失利,但是国内经济和文化仍有一定的繁荣,诗词歌赋得到了发展。 曹勋作为南宋文人,他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人生的高峰和低谷。一方面,他受到朝廷的器重,担任高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另一方面,他也深感国家危机,忧心忡忡,希望能为国家尽一份力。这种矛盾的心态在《胜胜令》中得到体现。 在《胜胜令》中,曹勋通过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忧虑。他认为,战争不仅是国家的灾难,更是人民的苦难,因此他希望两国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共同谋求和平发展。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也反映出曹勋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