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小阁倚晴空,数声钟定。
斗柄寒垂暮天净。
向来残酒,尽被晓风吹醒。
眼前还认得,当时景。
旧恨与新愁,不堪重省。
自叹多情更多病。
绮窗犹在,敲遍阑干谁应。
断肠明月下,梅摇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个小阁楼面向天空,钟声在数声中停止。
北斗星的斗柄在寒冷的夜晚下垂,天空一片纯净。
之前的残余的酒意,都被早晨的风吹散了。
现在还能认出,当时的景色。
旧的怨恨和新的忧愁,都不忍再去回想。
自我感叹,我深情且多病患。
华丽的窗户还在那里,但是敲遍了栏杆也没有回应。
在明亮的月光下,梅花摇曳着影子,让人心碎。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小阁:指诗人住所的小楼。
2. 晴空:晴朗的天空。
3. 钟定:钟声停止,表示时间已晚。
4. 斗柄: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颗星,形状如古代舀酒的斗柄,故称。
5. 暮天净:天空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清澈。
6. 残酒:剩下的酒。
7. 尽被晓风吹醒:完全被早晨的微风吹醒。
8. 向来:曾经。
9. 认得:认识。
10. 当时景:当时的景色。
11. 旧恨:过去的遗憾或悲痛。
12. 新愁:新近的忧愁。
13. 不堪:无法承受。
14. 重省:重新回忆。
15. 多情:感情丰富的人。
16. 更多病:更容易生病。
17. 绮窗:装饰华丽的窗户。
18. 敲遍阑干谁应:反复敲打栏杆却无人回应。
19. 断肠:极度悲伤。
20. 明月下:月光之下。
21. 梅摇影:梅花在风中摇曳的影子。
去完善
赏析
《感皇恩》是一首抒发了诗人深沉感慨的词作。首先描绘了秋夜晴朗的天空和小阁中宁静的氛围。“数声钟定”表现了时光的流转和钟声的回荡,强化了时间的概念。“斗柄寒垂暮天净”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将斗柄与天净相融,展现了一幅清澈寒冷的景象。而“向来残酒,尽被晓风吹醒。眼前还认得,当时景。”则表达了诗人在酒醒后的恍然若失,仿佛眼前的景色依旧熟悉,却又似乎早已物是人非。接下来,“旧恨与新愁,不堪重省。”两句更是凸显出诗人心中的沉重情感负担,旧恨与新愁交织在一起,令诗人无法承受。而后半段的“自叹多情更多病。绮窗犹在,敲遍阑干谁应。”则揭示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曾经的绮窗仍在,但已无人回应。“断肠明月下,梅摇影。”以月明之夜,梅花摇曳的凄美景象收尾,不仅表现出词人悲痛欲绝的情感,同时也为这首词增色添彩,使整首词达到了情感的巅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感皇恩》是宋代诗人晁冲之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为公元1150年左右。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中原地区沦陷于金人手中。
在创作《感皇恩》时,晁冲之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因应试不第而离开京城,回到家乡从事田园生活。后来,他又被召入朝为官,但因不满时政腐败而辞官回乡。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命运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晁冲之生活的时代,南宋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了保守的对外政策,与金国保持相对和平的关系。然而,这种政策并未能改善民众的生活,反而使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诗人对此深感痛心,于是在《感皇恩》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呼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