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屦鞋
有黄其总,有青其絇。
岩壑崎岖,不利走趋。
在我窝兮不可排,白沙何尝破青鞋,柳絮蒲花铺满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有个叫黄其总的人,穿着青色的鞋子。
山路崎岖不平,不方便行走。
在他的家里是无法活动的,虽然白沙没有弄脏他的鞋子,但街道上满是柳絮和蒲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栗里:即栗里村,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境,东临鄱阳湖。
2. 华阳:意指华山之南,此处指代栗里村所在地附近的美景。
3. 窝辞:泛指隐士居住地的诗歌作品。
4. 总:鞋面。
5. 青其絇:青色的鞋带。
6. 岩壑:岩石形成的山谷。
7. 崎岖:形容地面高低不平。
8. 走趋:行走。
9. 不可排:无法剔除或排除。
10. 白沙何尝破青鞋:白沙指的是白色的沙滩,破青鞋意为鞋子在沙滩上走过而被磨损。
11. 柳絮:柳树的种子,因具有白色绒毛而称絮。
12. 蒲花:菖蒲的花。
去完善
赏析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屦鞋》是王质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这首诗歌描述了诗人穿着鞋在崎岖的山路行走的经历,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赞美。诗人通过对鞋子颜色的描绘,表达了其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通过描述山岩沟壑、白沙、柳絮蒲花等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眷恋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山水诗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南宋末年,诗人的王质创作了一首优美而深沉的诗歌——《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屦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故友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歌创作的时间大致在南渡后的一个时期,那时中原地区战事频发,百姓生活困苦。
作为一位颇有影响的文人,王质在南渡后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他在战乱中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和亲人,被迫离开家乡流亡异乡。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关注着国家大事。
在那个时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对于北方失地并无收复之志。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对朝廷的软弱无能表示失望,纷纷呼吁抵抗金人,恢复中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王质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这首《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屦鞋》就是王质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中以“栗里”为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华阳窝”象征故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穿着和行程,表达出自己在艰苦生活中的坚韧精神。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南宋末年的一首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