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
南朝人物尽清贤,不是风流即放言。
三百年间却堪笑,绝无人可定中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南北朝时期,人们普遍具有高尚的品质和贤明的才干。他们或崇尚风雅、崇尚潇洒的生活态度,或敢于直言、善于表达。然而在这长达三百年的时间里,人们竟无法统一中国、安定边疆。这是多么令人感到讽刺啊!
去完善
释义
1. 南朝:指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2. 石延年:字曼卿,北宋诗人。
3. 清贤:清正贤良之人。
4. 风流:指才情出众、品行高洁的人。
5. 放言:直率地表达意见。
6. 三百年间:指南朝存在的三百多年时间。
7. 却堪笑:实在令人嘲笑。
8. 绝无人:完全没有能平定中原的人才。
9. 中原: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区,这里指当时的黄河流域。
去完善
赏析
《南朝》是宋代诗人石延年的作品。诗中,作者以“南朝人物尽清贤”开篇,表达了南朝时期的文人雅士大多具有高尚的品质和才学。接下来,通过“不是风流即放言”的描述,展示了这些清贤之士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风流才情与豪放直言。然而,当历史翻到三百年后的今天,让人不禁感到可笑的是,这些人竟无一人能安定中原之地,担负起国家的重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也是对南朝人才的深深讽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朝》是北宋诗人石延年的诗作,创作于公元994年前后。石延年,字曼卿,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工诗善文,以文学闻名于当时。他在少年时期就有报国之志,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他的诗作以其特有的深沉、豪放的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石延年的生活时代正是北宋仁宗年间,此时北方边疆不安,内外矛盾激化,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石延年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同时也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首《南朝》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