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兵后见三江口木芙蓉盛开

标题包含
兵后见三江口木芙蓉盛开
江上秋花无数生,红红白白照江明。 当年茂苑看曾厌,今日荒村望急惊。 泣雨羁臣愁去阙,歌风艳女惜倾城。 萧条欲别那拚得,移向东篱配菊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戴表元(1244年-1310年),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奉化人。元代文学家、诗人。 戴表元出生于南宋末年,年轻时即以文才闻名乡里。他曾在临安(今杭州)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南宋灭亡后,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江边秋天的花朵繁多,红白相间,照亮了江水。 曾经厌倦在繁华的城市欣赏过它们,如今在荒凉的小村庄看到却倍感惊讶。 泪雨中离别的臣子忧愁地离开了宫殿,歌舞中的美女惋惜倾城的美貌。 凋谢前的景象让人感伤离别,移到东篱与菊花相配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兵后:战争之后。 2. 三江口:指长江、黄河、珠江的汇合处,这里泛指江河交汇处。 3. 木芙蓉:一种落叶灌木,别名芙蓉花、拒霜花等,其花色彩丰富,花期较长,是很好的观赏植物。 4. 茂苑:唐代都城长安的一座皇家园林,此处用来代指繁华的城市。 5. 荒村:破败荒废的村庄。 6. 泣雨羁臣:形容在外流亡、心怀忧虑的臣子。泣雨,形容悲伤流泪。羁臣,受束缚的臣子,即在外流亡的臣子。 7. 去阙:离开皇宫,表示远离朝廷。 8. 歌风艳女:指唱歌跳舞的美丽女子。歌风,唱歌助兴;艳女,美丽女子。 9. 倾城:形容女子的美貌,使得整个城市为之倾倒。 10. 东篱:源自陶渊明《饮酒·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指菊花盛开的地区。 11. 菊英:指菊花的花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后荒芜的景象与诗人触景生情的心情。诗人在江边看到秋花盛开,红白相间,十分美丽。而对比战前繁茂的园圃,诗人不禁感到惊讶和痛心。想起曾经的繁华都已不再,悲伤之情涌上心头。“泣雨羁臣愁去阙,歌风艳女惜倾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对往昔的怀念。最后一句“萧条欲别那拚得,移向东篱配菊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对自然和谐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反思,表现出诗人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兵后见三江口木芙蓉盛开》是南宋诗人戴表元所著。戴表元生活在南宋晚期,这一时期正是金朝与南宋对抗的时期,国家时局动荡不安。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此后南宋与蒙古的战争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作者在战乱之后,看到三江口木芙蓉盛开的美景,既感叹生命的顽强,又痛惜战争的破坏。 戴表元个人生活也不如意。他在仕途中并不得意,屡次科举不中,因此对当时的科举制度和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反思。这种心情也反映在他的诗歌作品中,使得他的诗作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现实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