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论语绝句 其七

标题包含
论语绝句 其七
公山阳货本同谋,夫子如何较去留。 须信人心有真伪,故将直笔记春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张九成"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在公开资料中的信息较少。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例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公山阳货与孔子原本合作,没想到最后孔子选择离开。在这过程中,我们应该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真实和虚伪的一面,因此用正直的方式记录历史,也是对真理的一种表达。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公山:即公山氏,名阳货,字子阳,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曾一度占据卫国国君之位。 2. 阳货:指公山阳货。 3. 本同谋:指孔子和公山阳货原本共同策划谋取卫国国君之位。 4. 夫子:对孔子的尊称。 5. 较去留:比较去留的得失。 6. 须信:必须相信。 7. 人心:人的思想感情。 8. 有真伪:存在真诚和虚伪的区别。 9. 故将:因此将。 10. 直笔:公正无偏的记载。 11. 春秋:古代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所撰。这里代指历史的记录。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论语绝句 其七》以简洁的文字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孔子的智慧和人性的复杂性。诗句“公山阳货本同谋,夫子如何较去留”描绘了孔子与公山、阳货之间的复杂关系,暗示了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共同利益和目标。而“须信人心有真伪,故将直笔记春秋”则强调了人心的真伪之分,以及孔子通过记录历史来揭示真理的决心。这首诗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深沉的洞察力,为我们理解孔子的人格魅力和历史地位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论语绝句 其七》张九成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末年,当时张九成作为南宋的文人学士,正处于科举失利后的自我调整阶段。在人生失意的这段时期,他转向了儒学的研究,试图通过研习儒家经典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未来的道路。与此同时,北宋末年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这使张九成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自己的文才和学问,唤起人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在这首《论语绝句 其七》中,他以儒家的仁爱之道为指引,表达了对民众的关爱和对国家治理的期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