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执赏予诗
年来百念灰,求友良未已。
一昨窜逐来,万事风过耳。
忽得故人书,惊喜或不寐。
人生等行客,斯会姑小憇。
吟诗本不工,信口何足贵。
譬彼蜩螗虫,时时一鸣沸。
自惟尽喑默,何以玩浮世。
不烦更咀嚼,欲听已漂逝。
胡为不解事,异好仍偏嗜。
从来不求名,游戏聊卒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近年来心中的许多念头都已渐渐消失,寻找朋友的路却还漫长不已。前些日子我如逃亡般四处流浪,许多事情仿佛都从耳边吹过一般无法停留。突然收到了故友的来信,那种惊喜让我有些难以入睡。人生如过客,偶尔需要停下来休息。写诗并非我的专长,随性而言无需过分在意。就像那些蝉鸣的昆虫,时不时发出喧嚣的声音。但我宁愿保持沉默,以此度过这个世界。无需再多加琢磨,想要倾听的声音已经随风而逝。为何我不能理解事情的真谛,对不同的喜好仍然偏颇地喜好。我向来不追求名声,只是以游戏的心态在岁月中消磨时光。
去完善
释义
年来百念灰:年,时间;念,想法、愿望;灰,熄灭、消亡。
求友良未已:求友,寻求朋友;良,表示程度,很;未已,没有停止。
一昨窜逐来:一昨,不久前;窜逐,被放逐、流放;来,到来。
万事风过耳:万事,所有事情;风过耳,像风一样从耳边吹过,形容不在意、不关心。
忽得故人书:忽,突然;得,得到;故人,老朋友;书,信件。
惊喜或不寐:喜,高兴;惊,惊讶;或,有时;不寐,无法入睡。
人生等行客:人生,人生的经历;等,等同;行客,旅客、过客。
斯会姑小憇:斯,这;会,聚会;姑,暂时;小憇,休息一下。
吟诗本不工:吟诗,作诗;本,原本;不工,不熟练、不擅长。
信口何足贵:信口,随口说出;何,什么;足贵,值得珍贵。
譬彼蜩螗虫:譬彼,比如那个;蜩螗虫,知了这种昆虫。
时时一鸣沸:时,时不时;一,每次;鸣沸,叫得很响。
自惟尽喑默:自惟,自己认为;尽,完全;喑默,沉默无言。
何以玩浮世:以,用来;玩,消遣、度过;浮世,短暂的人生。
不烦更咀嚼:不烦,不需要;更,再次;咀嚼,仔细品味。
欲听已漂逝:欲听,想要听到;已,已经;漂逝,消失、逝去。
胡为不解事:胡为,为何;不解事,不懂事。
异好仍偏嗜:异好,不同的爱好;仍,依然;偏嗜,特别喜好。
从来不求名:从来,一直以来;不求名,不追求名声。
游戏聊卒岁:游戏,当作儿戏;聊,勉强;卒岁,过完一年。
去完善
赏析
《彦执赏予诗》这首诗歌的主题主要是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诗人在开篇提到自己近年来的心境已经变得平淡如水,但在收到故人的书信时仍然感到惊喜不已,难以入眠。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人生如同匆匆过客,即使短暂相聚,也应珍惜。
诗人认为自己写诗的技巧并不精湛,但信口拈来也是一种珍贵的表达方式。他将自己比作鸣蝉,虽然时常发出声响,但却无法留住时光。接着诗人反思自己的沉默,感叹如何才能在这纷繁的世界中找到乐趣。
诗人认为不需要过分地去品味诗歌,因为那些美好的瞬间在听到的时候就已经流逝了。对于别人的不理解,诗人并不在意,因为他本来就不追求名声,只是把写诗当作一种游戏,以此来度过岁月。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朋友情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彦执赏予诗》这首古诗出自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张九成之手。此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69年至1174年之间,正是张九成活跃于政治舞台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曾担任尚书右仆射兼枢密使等重要职务,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经界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南宋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种种原因,张九成后来遭到贬谪,并被流放到湖南一带。在贬谪期间,他继续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并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融入到诗歌创作中。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关爱之情。
与此同时,这段时期正值南宋中期,由于金朝的侵略和内部的纷争,国家的政治局势一度陷入混乱。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于抗金事业,力求振兴国家,实现民族的复兴。而张九成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以他的诗歌作品为武器,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