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花岩寺
寺对南山积翠浓,水村鸥鹭下遥空。
层楼望尽樊川景,恨不凭栏烟雨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寺庙面对着南边的青山,山色浓郁;湖边的村落和远处的天空中飞翔的白鹭相映成趣。站在高楼上可以眺望到樊川的美景,但遗憾的是不能在此烟雨朦胧之际倚着栏杆欣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花岩寺:即华岩寺,位于今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乡。始建于唐宋时期,为重庆名胜之一。
2. 南山:即指重庆市南部的山地区域,此处特指华岩寺所在地附近的山脉。
3. 樊川: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的樊川镇,这里曾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故居。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将自己与杜甫相比,表达了对杜甫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赏析
《游花岩寺》寇准此诗通过对南山的描绘,传达出了自然界生机勃发的气息;而透过水村的鸥鹭飞翔,更展现出一片旷远的水域景象。诗人以景写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又感叹于未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烟雨中的朦胧诗意。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清幽闲适的山水画,让人在品读时仿佛置身于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花岩寺》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寇准的一首描述寺庙风光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70年至984年之间,这是寇准步入政坛的初期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寇准以才华横溢和勤奋敬业而受到皇帝的赏识,逐渐在政治舞台崭露头角。
当时,北宋社会正处于经济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佛教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寺庙不仅是人们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文人墨客交流切磋的平台。寇准在这首诗中描绘了花岩寺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北宋社会对宗教文化的尊崇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