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惠政上人

标题包含
赠惠政上人
寥寥长日掩松关,白首忘机古寺间。 香烬石房终晓讲,叶堆莎径忆秋山。 澄泉心地清无染,野鹤精神老更闲。 孤坐有谁同此意,白云空见渚禽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1. 早年经历:寇准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寇湘曾担任国子监教授。寇准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在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长期单调的日子藏匿在松木门之后,白发苍苍的我忘却世俗机巧,隐居在这古老寺庙之中。清晨,在石头房子里燃尽香火之后,我便开始讲述经书;暮色中,看着落叶堆积在草地上,我不禁回忆起秋天的山脉。清澈的泉水仿佛洗涤着人们的心灵,使之保持纯净无染;野鹤的精神也在年长的岁月里变得更加悠闲。孤独地坐着,又有谁能理解我的感受呢?只有那片漂浮不定的白云和偶尔可见的水鸟陪伴着我。
去完善
释义
《赠惠政上人》是一首七言律诗,以下为每句的注释: 1. 寥寥长日:形容日子漫长且寂寞。 2. 松关:指寺庙。 3. 白首忘机:年纪已大,但心境依然平和宁静。 4. 石房:僧舍,这里指讲堂。 5. 澄泉心地清无染:以泉水清澈喻人的内心纯净。 6. 野鹤精神:用鹤之闲适表达出作者心无所忧的心境。 7. 孤坐有谁同此意:孤单地坐着,谁能了解我的感受呢? 8. 白云空见渚禽还:看到天空中的白云和水边的鸟儿,不禁想起古人所描绘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惠政上人交流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其人品和精神的敬佩之情。在茫茫尘世中,能够找到一位知己是多么难得。画面形象生动,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世无争的氛围。其中“香烬石房终晓讲,叶堆莎径忆秋山”一联,尤为细腻动人,表现出寺庙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最后两句,则表达出诗人孤独的心境以及对友人的渴望,意味深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惠政上人》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诗人寇准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96年,正值寇准担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之际。此时,他正在积极推行新法,以改革积弊,改善民生。 在这个时期,寇准的人生际遇可谓波澜壮阔。他先是因直言敢谏而受到太宗皇帝的赏识,后又因支持新法而被排挤,贬谪至地方任职。然而,正是在这一期间,他结识了众多高僧,如惠政上人等,并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从而在诗歌创作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此外,这个时期正值北宋初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尤其是佛教文化,得到了朝廷的大力推广,许多寺院和僧侣都受到了尊重和保护。因此,寇准在这首诗中,一方面表达了对惠政上人的敬仰之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氛围和文化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