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二月二十六日晚雨,集客湖上)
花残却似春留恋。几日余香吹酒面。湿烟不隔柳条青,小雨池塘初有燕。
波光纵使明如练。可奈落红粉似霰。解将心事诉东风,只有啼莺千种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花朵凋谢仿佛是春天在留恋。过了几天,香气依旧弥漫在空气中,吹拂着我的脸庞。湿润的烟雾并未阻碍柳树的颜色,下雨的小池塘刚刚迎来了燕子。
波光的亮度就像一条明亮的绸缎。无奈的是,花瓣就像细小的雪粒一样散落满地。我只能将心事倾诉给春风,只有黄莺鸟在耳边千次地叫唤。

去完善
释义
1. 花残却似春留恋:表示花朵凋谢,但仍像春天一样美丽。
2. 几日余香吹酒面:表示近日花瓣飘散的香味仍然弥漫在空气中。
3. 湿烟不隔柳条青:湿烟指湿润的烟雾,形容烟雾中柳条翠绿。
4. 小雨池塘初有燕:描述细雨纷飞的季节,池塘边开始有了燕子筑巢的景象。
5. 波光纵使明如练:表示波光粼粼如同丝绸般明亮。
6. 可奈落红粉似霰:“霰”是一种雪粒,这里用以形容落花缤纷的景象。
7. 解将心事诉东风:表示自己希望将心事倾诉给春天的风。
8. 只有啼莺千种啭:“啭”指鸟鸣,此处用来描绘鸟儿的叫声,意指唯有鸟儿能理解自己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木兰花》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词,词人在此词中以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在开头两句中,“花残”与“春留恋”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春天即将离去的伤感。接下来,词人用“几日余香吹酒面”这一画面,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依然萦绕在人们身边。紧接着的“湿烟不隔柳条青,小雨池塘初有燕”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让人仿佛看到了烟雨中的柳树和池塘边的燕子。
下片开始,词人以“波光纵使明如练”描绘出湖面波光的美丽,但随后又用“可奈落红粉似霰”表达了对落花飘零的无奈。最后两句“解将心事诉东风,只有啼莺千种啭”,通过啼莺的叫声,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留恋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人们对于美好时光的感慨和留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木兰花》是宋代诗人叶梦得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9年,即宋孝宗淳熙六年。此时距离北宋灭亡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南宋统治者采取保守的政策,偏安一隅,中原沦陷,国家局势紧张。
在这一年里,叶梦得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他已经年逾古稀,退居西湖,但仍然关注着国家的命运。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年老体弱、无力改变现状的感慨。此外,他还面临着家庭生活中的困扰,如子女婚嫁等问题。这些人生的起伏和困扰,使得他更加渴望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在叶梦得生活的时代,宋朝的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峰,尤其是词坛的发展尤为繁荣。然而,随着国家政治腐败和战争威胁的加剧,文人墨客们开始反思现实,寻求精神寄托。这种时代背景为叶梦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动力,使他能够将自己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融入到诗歌中,从而创作出《木兰花》这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