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闻道今年春信早,梅花不怕余寒。凭君先向近南看。香苞开遍未。莫待北枝残。
肠断陇头他日恨,江南几驿征鞍。一杯聊与尽余欢。风情何似我,老去未应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唱彻阳关的离别中,佳人的眼泪簌簌落下。请您重新为我们高歌一曲,让我们痛饮欢乐,回头思念起过去的岁月。
然而我却奇怪自己近年来兴味索然,喝到微醺时总被忧愁唤醒。看见花儿更难以陶冶情操。如今白发已悄然爬上了我的耳朵,真是愧对当年的陶渊明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阳关:古代中国的地名,位于今甘肃敦煌西南的玉门关南,是古代出入西域的重要通道。此处借指离别之地。
2. 袂:衣袖,这里指代别离的人。
3. 请君重作醉歌行:请你们再尽情地喝酒唱歌。醉歌行,以饮酒助兴的歌。
4. 却怪老来风味减:奇怪的是我年纪大了,酒量也减退了。
5. 半酣:微醺的状态。
6. 因花那更赋闲情:借着赏花的机会抒发一下闲适的心情。
7. 鬓毛今尔耳:头发已经稀疏斑白。
8. 空笑老渊明:只能自嘲效仿不了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赏析
《临江仙》这首词中,叶梦得通过描述离别场景和回忆往昔,表现了对青春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迟暮的感慨。开篇两句“唱彻阳关分别袂,佳人粉泪空零”描绘了离别的画面,感叹时光的无情。接下来的“请君重作醉歌行”,希望借酒消愁,忘却别离的痛苦。然而,到了“一欢须痛饮,回首念平生”时,作者发现欢乐难以长久,回首过去,心中充满了遗憾与无奈。
下片转为对人生的思考。“却怪老来风味减”表达了岁月蹉跎的惋惜。“半酣易逐愁醒”揭示出作者无法用醉酒逃避现实的心境。随后以“因花那更赋闲情”表明在面对生活琐事时,作者已没有了年轻时的激情与活力。最后,“鬓毛今尔耳,空笑老渊明”传达了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悲哀。整首词情感深沉,富有人生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百态的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是南宋著名词人叶梦得的代表作。此词创作于公元1174年左右,此时正值宋金和战之际,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复杂而尖锐。身为政治家的叶梦得,曾多次主战抗金,但在朝中屡受排挤,理想抱负难以实现,内心充满忧虑和感慨。
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叶梦得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一方面,他在地方任职,积极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颇受百姓拥戴;另一方面,他在朝廷中饱受猜忌和排挤,壮志难酬。这种人生际遇使得叶梦得在诗词中表现出复杂的情感,既有大义凛然的豪情,又有无奈彷徨的苦闷。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也极为动荡。北宋灭亡后,南宋政权偏安一隅,朝野上下弥漫着苟且偷安的风气。然而,金兵的铁蹄并未因此停止南下,中原地区的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叶梦得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政治家,以诗词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矢志不渝的抗金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