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闽帅梁丞相生日二十二韵

标题包含
上闽帅梁丞相生日二十二韵
炎正维中叶,皇图再造年。 天潢流少海,星纬粲台躔。 臣主尝难并,乾坤岂偶然。 千龄开历数,一气付陶甄。 黄屋传神器,彤庭领众仙。 风云从此会,日月更谁先。 昔者求侵地,何人赋甫田。 吴儿咸抵掌,哙等欲差肩。 庙论惟多士,戎功不在边。 一麾分赤社,万事属青编。 吾道诚难用,诸儒亦自偏。 才名多濩落,经行失枸挛。 洛蜀何嗟及,熙丰竟祸延。 帝罗兼鴈木,平步忽貂蝉。 甚矣知当宁,凄其望济川。 年来群老行,公在万民悬。 定作盐梅梦,行歌杕杜还。 沧溟宗众滥,衡岳倚苍玄。 要使垂身后,无为慰眼前。 管弦无算爵,桃李未央天。 鲁燕虽堪颂,闽山不足镌。 中原康济事,彜鼎愿联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傅良(1137年-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浙江温州瑞安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傅良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师从郑伯熊、吕祖谦等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大约炎正中叶的时候,正是国家再造辉煌的时期。 高贵的血统如同流淌在少海的溪流,星象则如璀璨的银河照耀着高高的天空。 君臣之间的困难与纷争时常出现,但这世界的运转绝非偶然。 千年的历史在时空中流转,万物依赖天地间的造化来孕育成长。 皇帝黄屋之中传承着神器,皇宫内聚集了众多的仙人。 风和云在此汇聚,日与月在此更替,又有谁能最先看到新的曙光? 过去那些寻求领土扩张的时代,如今已经远去,又有多少人为这片土地赋予了诗意。 江淮地区的人民都在慷慨激昂地谈论国家大事,而像樊哙这样的勇士则渴望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家决策需要众多的人才参与,边境的战争和军事并不是全部。 一挥手之间便可令国家繁荣昌盛,所有的事业都记录在这历史的长卷中。 我们的道理确实难以被世人理解,但诸位儒家学者却也在各自的方向上有所偏差。 才华和名声常常得不到认可,走在这条道路上的人不免有些失落和遗憾。 洛阳和蜀地的思想争论固然让人感叹,但是熙宁和丰祐的政策变化最终导致了祸患蔓延。 皇帝的周围有许多有才干的人,他们忽然间得到了重要的职位。 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应该平静下来,不要过于急切地去祈求成功的到来。 近年来许多年老成的人在为国家尽力,而你更是民众心中的牵挂。 我为你立下梅福归隐的梦,歌声相伴,归来之时满是对家乡的思念。 大海的宗派众多,衡山依靠的是苍天的力量。 希望后人能够记住你的事迹,让这些美好的记忆成为我们慰藉心灵的源泉。 宴会上的音乐声此起彼伏,桃李的花期还未结束。 即使鲁国燕山的风景值得歌颂,但福建的山川之美仍然无法完全描绘出来。 对于中原地区的安康事业,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够如同彝鼎一样流传百世。
去完善
释义
1. 炎正:南宋时对皇帝的尊称。这里指的是宋光宗,他在位时期曾努力提振国政,但有半年时间因病不能听政,让权于皇后,引发朝廷动荡,故有"炎正维中叶"的描述。 2. 黄屋传神器:指皇帝禅让的过程,象征权力的传递。 3. 彤庭:汉代宫殿,泛指皇宫。 4. 风云从此会,日月更谁先:描绘了国家繁荣的景象。 5. 昔者求侵地: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赵王想要扩大疆土,谋士虞卿建议应向内修德治而非向外扩张。诗句借古讽今,批评统治者热衷于争夺土地,忽视民生。 6. 吴儿咸抵掌,哙等欲差肩:吴儿指普通人,哙等指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人。诗句讽刺了当时朝廷重权轻才的现象。 7. 庙论惟多士,戎功不在边:庙论,朝廷上的议论;戎功,战争胜利。诗句表达了作者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选拔贤能之士,而不是单纯依靠武力。 8. 一麾分赤社,万事属青编:一麾,比喻官员的调动;赤社,指地方官员的职位;青编,书籍,这里指史书。诗句暗示梁丞相治理地方的政绩将被载入史册。 9. 洛蜀何嗟及,熙丰竟祸延:洛蜀,北宋时期的两个政治派别,分别以洛阳和蜀地为代表;熙丰,北宋神宗时期的年号,这一时期发生了王安石变法,加剧了党争。诗句通过对比,批评当时朝政的纷争不休。 10. 帝罗兼鴈木,平步忽貂蝉:雁木,一种树名,这里指代普通百姓;貂蝉,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指代显贵的地位。诗句赞颂梁丞相从平民百姓一步步成为国家栋梁的过程。 11. 甚矣知当宁,凄其望济川:宁,平安;济川,拯救百姓。诗句表达了对梁丞相亲民情怀的敬仰。 12. 年来群老行,公在万民悬:群老,指当时的元老大臣;公,指梁丞相。诗句赞美梁丞相是百姓的希望所在。 13. 管弦无算爵,桃李未央天:管弦,音乐;算爵,古代宴会中计算酒量的工具;桃李,指培养的人才。诗句寓意梁丞相作为老师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才,他的功德将流传后世。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是诗人陈傅良为庆贺上司梁丞相生辰而作,全诗气势恢宏,寓意深远,充分展示了作者对梁丞相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首联以“炎正维中叶”开篇,揭示了当时正处于盛世中的中期,同时也是皇图再造的关键时期。接下来的两联则进一步强调了皇帝与丞相共治天下的重要性,以及这一局面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随后,诗人描述了梁丞相在位期间的治理成果,如传授治国之道、领导群臣共事等,并对其文治武功给予了高度评价。 接下来,诗人在三联和四联中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认为国家的安危不应完全寄托在边疆的将士们身上,而应注重国内的政策制定和文化传承。紧接着的五联和六联则通过对比不同朝代的历史事件,来强调梁丞相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突出贡献,同时也透露出对朝廷内外诸多问题的关注和担忧。 后半部分的诗歌则以描绘梁丞相的个人形象为主,赞美他在国家治理中的卓越表现,以及在文人士大夫心中的崇高地位。诗人还通过“洛蜀何嗟及,熙丰竟祸延”等句表达了对于北宋时局的不满,以及对梁丞相寄予厚望,希望他能为国家带来繁荣昌盛的局面。最后,诗人用“要使垂身后,无为慰眼前。管弦无算爵,桃李未央天。”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于梁丞相治理成果的肯定,以及对国家未来命运的祝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名为《上闽帅梁丞相生日二十二韵》,作者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陈傅良。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98年,时值南宋宁宗时期。在这一年里,南宋朝廷正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北方的金国不断侵扰,而国内政治斗争也十分激烈。 诗人陈傅良在这一年间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起伏伏。他曾担任中央官职,但因不满现实政治的腐败和混乱,辞去了职务,返回故里。这一期间,他深切关注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疾苦,对现实社会的矛盾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这首诗歌中,陈傅良向闽帅梁丞相祝贺生辰,表达了对他德高望重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委婉地表达了对时政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