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东阳郭德谊
簪绂何能贵,声名幸自修。
凡今为我友,几半与君游。
翰墨千年托,松梧一夜秋。
令人怀昔日,烱烱梦丹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簪子和丝带并不能真正显得高贵,名声和声誉需要自己去努力提升。现在我所交的朋友,有一半以上都和你有过交流。我们的友谊就像千年古树一样坚定,又像一夜之间变黄的梧桐叶那样深沉。这让我想起了过去的日子,梦见我们曾经的快乐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簪绂:簪,束发之具;绂,系官印的丝带。此指做官。
2.何能贵:意为并不能以做官为贵显。
3.幸自修:依赖自己的修养。幸,通“行”,凭借,依靠。
4.凡今:所有今天。
5.几半:几乎全部。
6.翰墨:笔和墨,泛指诗文或书法。
7.松梧:松树和梧桐树,古人常用它们比喻贤才。
8.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里指成果。
9.炯炯:明亮的样子。
10.梦丹丘:梦到神仙居住的地方,丹丘即仙境。
去完善
赏析
《挽东阳郭德谊》是南宋诗人陈傅良的一首悼念故人的诗。全诗以沉痛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哀思之情。
首联“簪绂何能贵,声名幸自修”以感叹的语气开篇,表达了作者对亡友郭德谊的敬仰之情。簪绂,指官宦生涯,这里借指郭德谊的生平事迹。诗人认为,一个人的地位、财富并不能衡量他的价值,真正可贵的是他那源于自身修养的名声。这一句反映了作者对生死无常的感慨和对友情的高尚评价。
颔联“凡今为我友,几半与君游”进一步强调了对故人的追思。诗人提到,现在还能与他交往的朋友中,有一半已经离世了,其中就包括郭德谊。这句诗表现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让人不禁心生悲凉。
颈联“翰墨千年托,松梧一夜秋”则通过描绘秋天景象来表达诗人对故人离去的哀伤之情。翰墨,即文墨,这里用来形容郭德谊的才华横溢;松梧,象征坚贞不屈的品质。这两句意味着郭德谊的才华和品质将永远流传后世,但遗憾的是,他却如一夜秋风扫落叶般匆匆离去。
尾联“令人怀昔日,炯炯梦丹丘”则以梦境为依托,表达出诗人对故人的无尽思念。诗人希望在梦中能与故人重逢,再次共同度过那些美好的时光。这句诗余音袅袅,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高潮,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东阳郭德谊》是南宋诗人陈傅良所作的挽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中期。陈傅良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倡导实学,主张经世致用,对南宋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代,中国正处于南宋和金朝的对峙时期,战局动荡,民生疾苦。陈傅良身处其中,深感国家民族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在诗歌中表达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在这首诗中,陈傅良悼念亡友东阳郭德谊,感慨时光流逝,世事无常。他以“岭表归人白发新”比喻自己年华已逝,表达了对于时光的无奈和对故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他也借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