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祝五戒赴陆宰馆
屈指交游十载余,见君归墨又归儒。
卢能解道元无物,颜子谁知也不愚。
既向风幡明表里,何须雪几费工夫。
他年名上登科记,一半清芬在祖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已交往多年的朋友,看到您既爱书法又研读诗书。
卢能理解道的本质是无物的,颜回知道他的不愚蠢。
既然已经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不必浪费精力在那些琐碎的事情上了。
将来有一天,您的名字会登上光荣榜,而其中一半的成就都将归功于祖先的努力。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祝五戒:即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明朝文学家。
2. 屈指:计数,表示时间短暂。
3. 交游:结交朋友,交往。
4. 十载:十年。
5. 归墨:从事墨学研究。这里指祝五戒在文学上的造诣。
6. 归儒:回到儒家学术的研究。
7. 卢能:禅宗六祖慧能的俗家名字。
8. 元无物:指万物皆空,一切皆无。
9. 颜子:颜渊,孔子的弟子,被认为是有智慧的人。
10. 知也不愚:意思是真正了解颜子的人,不会认为他愚钝。
11. 风幡:佛教用语,指风吹幡动,用以形容事物的变化无常。
12. 明表里:明白事物的表里之分。
13. 雪几:指白儒,即崇尚儒家之学者。
14. 登科记:科举及第的名册。
15. 一半清芬在祖图:祝愿祝五戒将来功成名就,家族名声得以彰显。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以亲切、诙谐的笔调,为即将远行的友人祝五戒送别。全诗分为四联,每联都蕴含着深厚的友谊和深远的祝福。
首联“屈指交游十载余,见君归墨又归儒”,意为:朋友间已经认识十多年了,现在看到你又回归到墨家,重新成为一个读书人。这表示诗人与祝五戒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诗人对他转变的肯定。
颔联“卢能解道元无物,颜子谁知也不愚”,借用卢能(慧能)和颜子(颜回)的故事来表达一种人生态度。卢能悟道,宣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颜子则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品质。这两句意寓:祝五戒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智慧。
颈联“既向风幡明表里,何须雪几费工夫”,意指:既然你已经明白世间的道理,就不再需要苦苦追求,耗费精力。这是诗人对祝五戒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是对他的鼓励和支持。
尾联“他年名上登科记,一半清芬在祖图”,祝愿祝五戒有朝一日能够功名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让家人为他感到骄傲。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愿和对未来的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内涵,展现了诗人与祝五戒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祝五戒赴陆宰馆》是宋代诗人吴惟信创作的赠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南宋末年,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之间。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的特殊时期,金、辽、西夏等少数民族相继崛起,宋室偏安江南一隅,史称南宋。
在这个时期,吴惟信虽为文人墨客,但他心系国家兴亡,关注民生疾苦。他在生活中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祝五戒便是其中之一。祝五戒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因才华横溢而被选拔为陆宰馆的学官。然而,陆宰馆地处边陲,条件艰苦,生活困难。
在得知祝五戒即将前往陆宰馆时,吴惟信内心充满了担忧和不舍。于是,他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送祝五戒赴陆宰馆》。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祝五戒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