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华堂秋晚
山石乱崔嵬,虚堂面石开。
幽香催槛菊,疏影转庭槐。
羽扇惊秋老,衣砧破梦回。
坐看云四合,奔电数声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峰奇石错落有致,宽敞的屋子面对着这些石头。
深谷的香气促使窗前的菊花盛开,稀疏的影子使庭院里的槐树显得格外显眼。
轻盈的羽毛扇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来临,而洗衣板的声音则打破了梦乡。
坐在那里看着天空中的乌云渐渐汇聚,雷声轰鸣像闪电一样划过天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山石乱崔嵬:形容山石的形状杂乱而高峻。
2. 虚堂:空虚、安静的房子或厅堂。
3. 催:催促,促进。
4. 槛菊:指种植在栏杆周围的菊花。
5. 疏影转庭槐:稀疏的树影映照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6. 羽扇惊秋老:拿着羽毛扇子惊讶于秋天的来临。
7. 衣砧:洗衣服的石板或者木板。
8. 破梦:指梦境被打断。
9. 坐看云四合:坐着观看云朵聚拢在一起。
10. 奔电:闪电。
11. 数声雷:几声雷响。
去完善
赏析
《瑞华堂秋晚》张扩
本诗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景象。首联写山石凌乱,而厅堂正对着这些石头的景象。颔联描述了菊花的香气和庭院中的槐树的影子,显示出秋天的特点。颈联通过扇子和砧声表达了对秋天的感叹。尾联则描绘了天空乌云密布、雷声轰鸣的场景。
全诗借景抒情,以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瑞华堂秋晚》是南宋诗人张扩在晚年创作的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264年左右,此时正值南宋末年,金朝灭亡,元朝崛起,战乱频繁。
张扩在早年曾担任地方官员,因直言敢谏,触怒了权贵,被贬至边远地区。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也亲身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然而,即使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中,张扩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在这首《瑞华堂秋晚》中,张扩以细腻的文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虽然当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但张扩依然坚定地相信,只要人们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就一定能够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