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赠远
博山沉燎绝余香,兰烬金檠怨夜长。
为问青青河畔草,几回经雨复经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博山的香炉已经熄灭,但香气仍存;幽怨的烛光在夜里显得分外悠长。试问河边的青草,经历过多少次的风雨和霜露?
去完善
释义
博山:博山炉的简称,一种古代焚香用的器具。
沉燎:燃尽的香灰。
余香:残留的香味。
兰烬:烛火。
金檠:铜制的灯台。
青青河畔草:形容河边青草的颜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博山沉燎”和“兰烬金檠”的意境描绘出秋夜的寂静与孤独,同时传递出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诗人借河边青青草的形象,表达历经风雨与风霜的生命力,体现了对生活的坚韧态度和对未来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堪称古诗词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思赠远》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一首描绘秋天思念远方亲人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
在唐宪宗时期,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张仲素作为当时的文人,以其才华赢得了皇帝的赏识,出任侍御史等官职。然而,他在任职期间目睹了宫廷内部的腐败和权力斗争,使得他逐渐对政治产生了厌倦之情。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张仲素开始关注个人情感的表达,通过诗歌抒发心中的感慨。这首《秋思赠远》便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