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汉苑行二首

标题包含
汉苑行二首
回鴈高飞太液池,新花低发上林枝。 年光到处皆堪赏,春色人间总不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雁飞向太液池的上空,新花在林间枝头低垂绽放。 春光在每一处都值得欣赏,然而人间的春色往往难以察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汉苑:即汉代皇家园林。这里指唐代长安城的皇家园林。 2. 太液池:汉代皇家园林中的一个湖泊,这里借指唐代长安城内的皇家园林中的湖泊。 3. 新花:新的花朵,这里指春天新开的鲜花。 4. 上林:古代皇家园林,这里指唐代长安城内的皇家园林。 5. 年光:时光,光阴。 6. 堪赏:值得欣赏。 7. 春色:春天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宫苑的景色。“回雁高飞太液池”一句以大雁南飞的景象,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而“新花低发上林枝”则展示了春日的鲜花在枝头绽放的美景。诗人用这两句诗引出了接下来的主题:春天的美好无处不在,可惜人们往往无法察觉到这种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汉苑行二首》是唐朝诗人张仲素在安史之乱平定后所创作的组诗。此时正值唐肃宗至德年间(756年-758年),历经战乱,百姓疾苦深重。公元755年,安禄山以“忧国之危”为名,举兵反叛,爆发安史之乱。经历长达八年的战乱,终于被唐朝军队平定。由于战乱的影响,当时的民生疾苦、田园荒芜,让身处其中的诗人深感痛心。这组诗既是对战乱的控诉,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仲素写下了这两首诗。他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乱后的残破景象,表达了对民生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他的诗句如泣如诉,感人至深,体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刻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