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雁马上口占
脱手弦声破晓寒,鴈身和箭衮花团。
簷前曝背山翁喜,催唤儿孙逐马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弹琴的声音划破了清晨的寒冷,大雁的身体与箭矢交织在一起如同花朵盛开。屋檐前的老者晒着太阳感到欢喜,催促着孙子们去看那骑马比赛的热闹景象。
去完善
释义
1. "脱手":指迅速出手,这里形容射箭的速度快。
2. "弦声":指弓弦拉紧发出的声音。
3. "破晓寒":指在寒冷的早晨打破寂静。
4. "雁身和箭衮花团":描述箭矢射中大雁的瞬间,如同一朵花在空中绽放。
5. "檐前曝背山翁喜":描绘山里的老人在屋檐下晒太阳,看到射箭的场景感到喜悦。
6. "催唤儿孙逐马看":催促子孙们骑马过来看射箭的表演。
去完善
赏析
《射雁马上口占》是南宋诗人陈郁的一首描绘狩猎场景的诗。在诗中,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猎人在马背上射箭的英姿,以及人们对狩猎活动的喜爱。
首句“脱手弦声破晓寒”,描述了猎人瞬间拉弓放箭的瞬间,弦声划破了清晨的寒冷。这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和力量,体现了猎人的敏捷与勇敢。
第二句“雁身和箭衮花团”,进一步描绘了箭矢飞向雁群的过程,如同花朵般散开。这个比喻既形象又生动,展现出箭矢的速度和力量,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捕捉。
第三句“簷前曝背山翁喜”,转向了旁观者的视角。在山翁的屋檐前,他看到猎人的英勇表现,感到非常喜悦。这个画面展示了狩猎活动给人们带来的欢乐,也体现了人们对于勇敢、力量和智慧的赞美。
最后一句“催唤儿孙逐马看”,则进一步表现了这种欢乐的传播。山翁兴奋地呼唤自己的儿孙们,一起欣赏这精彩的狩猎场景。这个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也传达了家庭、亲情和传承的主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射雁马上口占》是宋代诗人陈郁所作的一首描述战争场面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27年至1279年间的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历史上的宋朝遭受了严重的外患入侵,尤其是北方的金国和蒙古的侵犯,使得南宋国土逐渐萎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陈郁正身处这样战乱频繁的背景下。他亲眼目睹了无数家园被毁、人民流离失所的惨状,自己也在战争中失去了家人和朋友。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悲壮的氛围,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深痛恨和对和平的深切渴望。
同时,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也深深地影响着陈郁。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多诗人以笔为戈,通过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陈郁的这首《射雁马上口占》便是其中之一,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战场上的惨烈场景,表现出对战争的批判和对和平的呼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