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令狐补阙春日独游西街

标题包含
和令狐补阙春日独游西街
左掖初辞近侍班,马嘶寻得过街闲。 映鞭柳色微遮水,随步花枝欲碍山。 暖泛鸟声来席上,醉从诗句落人间。 此时失意哀吟客,更觉风流不可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嘏,字承祐,号冷斋,唐代诗人。他的生卒年及出生地均不详,但据《全唐诗》记载,他主要活动在唐德宗至唐宣宗时期(780-859)。 赵嘏的诗歌以五言律诗为主,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田园、边塞戍楼、离别送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刚开始离开皇宫的左边,骑着马寻找过街的闲暇。柳树的颜色映照在马鞭上,仿佛遮挡了水面;随着脚步前行,花朵似乎妨碍了山的视野。温暖的声音里传来鸟鸣,好像来到了宴席之上;醉了之后,诗句便落到了人间。此时的我,因为失意而哀伤地吟唱着,更觉得那些风流的生活难以企及。
去完善
释义
左掖:古代朝廷左右两掖的官署,这里指诗人所在的朝官行列。 近侍班:侍奉皇帝的官员行列。 马嘶:马的叫声。 过街闲:过路闲暇之际。 映鞭柳色:鞭子挥舞时映照出的柳树颜色。 遮水:遮掩水面。 随步花枝:随着步伐移动的花枝。 欲碍山:似乎要阻碍山峰的显现。 暖泛鸟声:温暖的春天里传来鸟儿的声音。 席上:宴席之上。 醉从诗句落人间:醉酒之中诗兴大发,诗句落在人间。 失意:遇到挫折或失败。 哀吟客:以哀愁的心情歌唱的人。 风流:风采、品格高洁。 不可攀:无法比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赵嘏描绘令狐补阙在春日里独自游历西街的情景。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听觉等感官,把“过西街”的景象表现得生动形象。首联“左掖初辞近侍班,马嘶寻得过街闲”描述了令狐补劾离职后的轻松状态,即摆脱了宫中的束缚,骑上马去寻觅自由的乐趣。颔联“映鞭柳色微遮水,随步花枝欲碍山”则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柳色和水、花枝和山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颈联“暖泛鸟声来席上,醉从诗句落人间”传达了春日的温暖和热闹气氛,表达了诗人陶然其中的愉悦心情。尾联“此时失意哀吟客,更觉风流不可攀”则透露出了作者对于令狐补阙失意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其才情的赞誉。整首诗以春日游踪为主线,辅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呈现出一幅生动的春游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由唐代诗人赵嘏创作的诗歌,诗名为《和令狐补阙春日独游西街》。这首诗创作于唐德宗年间(公元780年-805年)。 在这一时期,赵嘏的生活遭遇了很多曲折。他早年参加科举考试,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取得好成绩。后来,他在长安城的一家书院任教,结识了当时的文人墨客,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然而,他的生活并不富裕,时常陷入困境。这种生活的艰辛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并在自己的诗歌中表达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在唐德宗年间,社会政治环境复杂多变。一方面,朝廷试图通过改革来恢复国家的繁荣,但另一方面,权臣宦官之间的争斗使得政局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嘏的诗歌表现出了他对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