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落第寄沈询

标题包含
落第寄沈询
穿杨力尽独无功,华发相期一夜中。 别到江头旧吟处,为将双泪问春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嘏,字承祐,号冷斋,唐代诗人。他的生卒年及出生地均不详,但据《全唐诗》记载,他主要活动在唐德宗至唐宣宗时期(780-859)。 赵嘏的诗歌以五言律诗为主,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田园、边塞戍楼、离别送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尽力去射穿树叶却没有成功,头发花白的时候正好是一夜之间。离别到了江边的老地方,用眼泪向春风询问。
去完善
释义
1. 穿杨:指射箭技术高强。此处用来形容考试中的杰出表现。 2. 力尽:用尽力气。这里可以理解为尽自己最大努力。 3. 独无功:独自一人没有成功。这里可以理解为自己的落第。 4. 华发:白发。这里比喻年老的友人。 5. 相期:期望对方出现或采取行动。这里可以理解为期待对方关心。 6. 一夜中:一夜之间发生的事。这里可以理解为自己的衰老过程。 7. 江头:江边。 8. 旧吟处:过去一起吟诗的地方。 9. 双泪:眼泪。这里可以理解为悲伤的情绪。 10. 问春风:询问春天的气息。这里可以理解为渴望友人的安慰。
去完善
赏析
赵嘏的《落第寄沈询》是首感慨自身遭遇的诗作。诗人以“穿杨力尽独无功”开篇,借用了射箭的典故,意味着尽管自己全力以赴,却依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这里的“独无功”,不仅是对科举失利的自嘲,更是对自己辛勤努力却无果的无奈叹息。接下来“华发相期一夜中”,描述了岁月匆匆、青春不再的忧虑,诗人以此表达出时光的流逝以及自己的力不从心。 诗的后两句“别到江头旧吟处,为将双泪问春风”,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助。他来到江边故地重游,满怀心酸与悲伤地对着春风哭泣。这里的风不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还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失意的哀伤。整首诗笔触真挚,情感深沉,使得读者深深感受到诗人所遭受的痛苦和不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落第寄沈询》是唐朝诗人赵嘏在科举考试失败后写给朋友沈询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中唐时期,公元800年左右。在这段时间里,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了顶峰,成为了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许多文人士子都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竞争非常激烈,许多人虽然才华横溢,但仍然无法通过考试。 赵嘏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当时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通过科举考试。这种失望和挫败感在他写给沈询的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首诗中,赵嘏表达了自己对科举制度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他希望通过这首诗让沈询理解他的处境,同时也为自己寻求安慰。 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风气已经非常开放,文人之间的交往也非常密切。赵嘏和沈询的关系很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的。他们可能是在诗坛上相识,共同探讨诗歌创作,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因此,当赵嘏落第时,他选择向沈询倾诉自己的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